车间深度保养后的早班复产,对于高速机来说,总是充满挑战。尤其是设备不定期、突发性的“闹别扭”常常让大家措手不及。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卷包车间六台硬包高速设备FOCKE FX中,就有四台都因电气故障“抛锚”了,电工们也变得格外“抢手”,都被“焊牢”在不同机台。还在1号机被大家簇拥着的电工马毅,一分钟内就接到了两个“连环call”。

不巧的是,1号机下游机电气检测还没更换完,上游机的检测器也突然损坏,停机待修。接二连三的电气故障,让电工和机组人员都面露难色。这时,在一旁“打下手”的1号设备主操刘云跃站了出来。他向在场的机长和修理组长提议,自己可以尝试更换,并说道:“虽然这设备是新机器,但是结构原理跟以前生产的老FOCKE350很相似,我以前在老车间更换过,可以试一试,给马毅师傅争取抢修下游设备的时间,也让上游设备能尽快复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理人员慎重评估后同意了他的方案。刘云跃迅速取出更换配件,找准工具,再三测量,确认安装位置点后,拆下损坏部件,清洁整理,定位安装,紧固检查……动作一点不生疏,三下五除二就装好了,反复盘车确认安装无误。马毅也顺利解决了下游故障,做完最后的安全确认,设备顺利启动。

耗时15分钟,一号设备顺利整线复产,设备平稳运行。

在场所有人紧皱的眉头和焦急的面庞这才慢慢舒展开来。班后,马毅笑称刘云跃可以算“半个”修理工了,刘云跃还特别不好意思,开玩笑道:“最多只能算个‘编制外’的。”

二十多年来历经的各类设备故障,再加上和修理工们的不断学习切磋,让刘云跃身上渐渐有了修理工的“匠气”。精准调整设备胶缸的刮胶片间隙,与修理工一样的速度更换输送带,从产品质量准确追溯设备问题,主动备件缩短抢修时间……都是刘云跃这位“编外”修理工的优秀战绩。他说:“我只有一直学,将设备的结构、运行原理记熟了,遇到故障时才敢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无止境,刘云跃给自己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学习路径。每年十月,刘云跃追着修理工们索要“超越杯”职工维修技能竞赛试卷。竞赛试卷被他用作学习维修的技术指南,对着试卷一道道题,在设备上练起来。

他还会打听当年第一名的用时成绩,然后给自己树立一个小目标:超越第一,不破不立。大家还会为此打趣他“会整活”。他说:“这些试卷可都是部门每年总结认定的维修‘热点’,只要熟练掌握,平时生产中遇到的设备故障,解决起来就能驾轻就熟。”(文/杨雪飞 图/杨雪飞 张伟 江帆)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