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霄盛沆瀣,
共嵇中散斗遗杯。

陆龟蒙的一首《秘色越瓷》让人们对越州贡窑的秘色瓷拥有了美好的想象。只可惜,在很久的一段时间内,那神秘的秘色瓷仅存在于文献和人们的想象中。

诗是唯美的,诗所呈现的描述也是浪漫而抽象的。所谓千峰翠色,在小君的脑海中所呈现的便是犹如那画纸上,青绿晕染出的山水画境所渲染出的盎然春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对文字的体悟,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意向,使得这一直不见实物的秘色瓷在陶瓷圈中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所幸,这般美好的事物,历史也不忍将他掩埋。1987年,一场暴雨摧毁了法门寺塔,却也让沉寂了百年的秘色瓷展露出的它的真颜。

法门寺的地宫一打开,最让考古工作者兴奋的事那物帐碑上的记录:“瓷秘色碗七口,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十四件瓷器的出土,终于揭开越窑秘色瓷那神秘的面纱。

或许看完上面这段文字,有茶友会质疑小君的算术能力吧。确实,从法门寺地宫的物帐碑所记载的秘色瓷器统共是十三件。不过让专家不得其解的是,还有件八棱净水秘色瓷瓶却不属物帐碑中的物件。经专家鉴定,确定这也是件经典的秘色瓷器,只是不知道为何不归入物帐中,却也无从考证。小君估摸着,莫非是由于它的身份或用途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寻得答案,小君翻阅了不少关于秘色瓷的内容,大多文章中少不得这只八棱净水秘色瓶,可见其极具代表性。

这只棱瓶长颈直口,圆唇隆肩,瓶腹呈八瓣瓜棱形状。瓶身与瓶颈接连处有阶梯状八角凸菱纹装饰,总体看来造型简洁秀美,规整端庄设计颇具匠心。它瓷质细腻,釉面均匀呈青绿釉色,釉质晶莹似一汪澄净湖水映着千峰翠色。入眼瞬间,小君只言陆龟蒙的“千峰翠色”诚不欺我。

这只秘色瓶在出土时,瓶内封有29颗宝珠,而封口的便是一颗珍贵的宝珠。据专家鉴定,此瓶应是密教中所供养的“五贤瓶”,以上五宝混五药,用于祛污垢、除烦恼,算来也是件佛家密宝了。只不过,规格之高,也唯有皇室贵族可用。

于宋人赵德麟的《候鲭录》中便有记载:“今之秘色瓷器,世研钱氏有国越州烧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可见,秘色瓶之“秘”便在于它高贵,唯皇室专用,臣属百姓根本没有使用的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如此,那么问题又来了。作为一介布衣的陆龟蒙又是如何见到秘色瓷并为其精准赋诗呢?根据学者推测,陆龟蒙得以一见秘色瓷,应是在其好友李縠在浙江当关茶使时,恰巧负责秘色瓷进贡押运事宜。恰逢李縠所运送的秘色瓷,或许便是送入法门寺这批。

这世间机缘便是这般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