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吉林市的民间俗语中有许多和城市地形地貌相关的内容,其中与山有关的是《方位图》,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象对应着龙潭山、小白山、猪石砬子、玄天岭;与水有关的是《吉林城》,即琵琶城,洄水湾(原为“王八弯”,因城市南江沿儿呈鳖背状的弯,后因不雅改名),铜帮铁底松花江。正是这城周围连绵群山和老城依靠的滔滔大江,成就了吉林城“大东山水”之名。

早在解放前,“大东山水”就是吉林市重要的旅游资源,一年四季吸引了无数游人趋之若鹜。在摄影技术出现后,“大东山水”又成为照片上的“无限风光”,为后世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很遗憾,受视野局限,本人目前尚未见到朱雀山的老照片,但对其他三山一江的旧影却并不陌生。一如今天罗列的几幅玄天岭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幅照片好多年前就在网络上见过,当时照片只含糊标注是吉林城的郊外。后来在《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一书中发现,这张照片的上方有一行白色的文字“吉林元天岭景誌”,方知此照片是由北山一侧向东北方向取景,背景山峦即玄天岭。而峰岭之巅中部小小的突起,就是吉林将军德英的德政碑,这也是旧吉林八景之一“德碑夕照”的真正历史影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代牵扯避康熙皇帝名讳,玄天岭一般被叫作元天岭。岭上岭下的古迹很多,文革前除德英将军的功德碑外,还存玄帝观(真武庙)、灵仙府、晚清炮台、坎卦图石等古迹。其中玄帝观里斗姆宫内的“悬梁吊柱”(一根大梁一端在山墙上,另一端悬空;一根梁柱柱头在梁上,柱底悬空),以及山巅上的“坎卦孤悬”(为避火祛害所建的坎卦图石),也分列于各个版本的“吉林八景”排名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一场浩劫后,玄天岭上的古建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其旧时的模样只能通过文字描述和为数不多的老照片得以再现。时间一久,疏漏难免,一些资料中甚至把山脚下的胡仙堂旧影当作玄帝观来看待。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辨析,感兴趣的朋友可在我的账号中搜索《究竟哪张照片才是吉林市玄天岭上玄帝观(真武庙)的旧影》一文了解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气势更为恢弘的玄帝观原址复建。而后,吉林市政府又投资在山脚下兴建“玄天岭文化公园”,坎卦图石、古炮台也得到相继恢复。古老的玄天岭上还栽植了花草树木,增建了数座古雅的亭台,最终这玄天岭成为一处市民、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在此罗列新旧时代的数张照片,谨供朋友们感受“后玄武”的风貌变迁。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特别鸣谢贾大为(易林学馆)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