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中华医史

加关注

编者按:

李守先,字善述,清代医家。其所著《针灸易学》版本众多,吉林省图书馆所藏嘉庆三年著者自刻本最为精良。《针灸易学》多数内容虽取自《针灸大成》,但经李氏精简及编排,达到了简明易学的目的,流传较广,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文献价值。对李氏生平、家族及其著作进行考证,厘清了《针灸易学》的内容、体例及版本源流,纠正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关于本书的版本记录之误。

——原文刊载于《中华医史杂志》2024年第1期

李守先为清代医家,士绅阶层,自学针灸,医术精湛。著有《针灸易学》《针灸述古》,后者未见于世。《针灸易学》内容简明实用,后世版本众多。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县志并进行实地版本调研,以期明晰李氏生平、家族及其著作情况,厘清《针灸易学》内容、体例及版本源流。

01

李守先生平

李守先,字善述,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殁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世代居住于长葛县茶亭村(今河南省长葛市),墓志铭记载“至太学生”。“太学生”是清代捐纳“监生”的雅称,“国子监生皆由捐纳入监,能文之士稀少”,一般为士绅阶层通过捐纳一定数额的银两,获得国子监监生的功名。大多数监生并未入监学习,仅为虚衔或为乡试求一应试资格。李守先曾“受学于黄学山、张孝元、杨映斗诸先生之门”,学业未成,其父患病,李氏便服侍其父病寝3年,由此研究医学,通读《内经》,学习针灸。《针灸易学》自序中提到李氏“特无名师口授”,自学中医五六年后,方才行医,学医期间勤奋刻苦谨慎,“未尝一日稍懈”。其51岁时,当地爆发疟疾,十人九病。李守先通过针灸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先后有437人获效。其墓志铭记载针灸医案2则,皆效如神,可知其针灸医术颇为高明。

据《针灸易学》卷首记载,李氏授徒10人,有襄城张存智、密县周峤生、新郑岳清、禹州牛兆荣、许州赵天堂、襄城赵芝兰、阳城李有苾、温县马生龙、禹州李九如、洧川王金生。此外,还有长葛许翀、洧川王庭烜、禹州万少峰、新郑高肃4个人参与了《针灸易学》的绘图。其门生多来自长葛周边地区,可见李氏在当地颇有名气。

李氏崇尚陈确庵“敬天、修身、考德”的圣贤之学。其在乡间修设了3间茶亭,耕种了10亩茶田,常年为乡民提供茶水,乡民们都称他“善人”。在诊疗过程中,李氏劝人向善,教导人“存好心,行好事”,提倡“凡有利于己不使其不利于人”,并且常常将陈确庵的《圣学入门书》送予他人,以助乡民们修德行善。孙辈李万轴受家风影响,在授学过程中曾重刊此书,赠予学生,砥砺学风。李守先的家风和医风都深刻反映了他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与践行,使儒家思想与他的医术相得益彰。

02

家族考及社会交往

李守先父名为李玺,字君玉,《长葛县志》记载其舍茶30余年,因其乐善不倦,被赞誉“品重圭璋”。李守先子名为李清吉,字惠亭,官至县丞,设学田30亩,独建义塾,好善乐施。

《针灸易学》由李守先子李清吉及孙李万山、李万海、李万江校。另外,《长葛县志》有李万轴墓志铭一篇,记载李万轴为李玺之曾孙,字邺三,号春岩,十九岁入郡庠,道光丁酉中副榜,于商水县任教谕,著《奇经灵龟飞腾八法》《针灸述古》,二书均待梓。在李清吉的人物传中提到,因李清吉“谊美恤邻”,故“额其门旌之子万轴副贡”。据此可知,李万轴为李清吉子辈,李守先孙辈。

另外,《针灸易学》序为李守先之友许天锡所作,据《长葛县志·人物传》记载,许天锡,字禹范,为当地文人名士,才华横溢,文章中用“文追前明,诗摹盛唐”来形容其斐然文采。《长葛县志·艺文志》中记载一篇许天锡所作《修斋记》“尤脍炙人口”。

03

著作及版本

3.1 著作

据李守先的墓志铭记载,其著有《针灸易学》《针灸述古》两部著作,《针灸易学》流传至今,颇有影响,而《针灸述古》未行于世。《长葛县志·人物传》中记载:“李万轴……著有《奇经灵龟飞腾八法》《针灸述古》均待梓。”由此可推断,李守先或许未能完成《针灸述古》的写作,并将此书交由孙辈李万轴继续完成,但最终未能付梓。

3.2 《针灸易学》版本

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针灸易学》最早版本为清嘉庆三年(1798)自刻本,该版本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和吉林省图书馆有藏。除自刻本外,还有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佩记书庄石印本、上海修竹斋石印本、上海萃英书庄石印本、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等多种石印本相继刊行。1885年、1991年中国书店据锦章书局石印本先后影印刊发过2次。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以清嘉庆三年自刻本为底本点校出版。

3.2.1 清嘉庆三年自刻本

黄龙祥在《针灸典籍考》中考证,“此种‘自刻本’实系据‘道光本’重刊”,是书商作假以伪充初刻本。贾瑞芝通过调研发现自刻本仅见吉林省图书馆一家收藏,弥足珍贵。为确定自刻本是否存在,笔者先后赴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吉林省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经考证,中国中医科学院仅存道光本并无自刻本,而吉林省图书馆所存自刻本应为真本。

该“自刻本”共2卷,于嘉庆三年(1798)刻印。此本框高19 cm,宽14.5 cm;半页10行,行22字;花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牌记上方有“嘉庆三年季春镌”七字,牌记内有“茶亭藏板”四字。该版本上下卷共100页,缺失卷上第27页,现存99页。其中,部分书页天头或空白处有验方、经验治法等眉批。

3.2.2 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

中国中医科学院所藏此本共4册,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印。该本框高17 cm,宽11.5 cm;半页10行,行22字,花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牌记内有“本堂梓行”四字。

道光本与自刻本相比,版框略小,版式类似,文字排版相同,配图相仿。但正文字体不同,自刻本为宋体字,道光本为楷体,且道光本中错字、异体字较多。序言部分,自刻本序的落款时间为“嘉庆三年”,道光本为“道光廿七年”。《长葛县志·科举表》恩贡栏记有“许天锡,乾隆五十一年”。结合《针灸易学》序的内容分析,此序作者许天锡应与李守先年龄相仿或至少同时代。因此,该序在嘉庆三年(1798)写成更为合理,道光本序的落款年份应该是再版时被篡改。综上可确定,吉林省图书馆所藏自刻本更为精良可靠。

3.2.3 后世石印本

清末至民国时期有多家书局对该书进行刊印,多为石印本。正文皆为手写软体字,笔画清晰,但字体大多偏小。其中,萃英书庄石印本的序由行书写成,较为秀美。建文书局石印本或有2版,其中一版眼科针灸要穴部分配图为现代人装扮,留西式发型,着背心短裤等,颇为罕见。除此部分配图外,该版本其余内容及版式皆为大文书局石印本的翻版。总体来说,各石印本大同小异,其中萃英书庄石印本配图画风较为精美,而锦章书局画风较粗略。各石印本“序”的落款时间多为“道光廿七年”,但道光本的错字、讹字在石印本中大多得到修正。

根据考证,李守先著有《针灸易学》《针灸述古》2部著作。《针灸易学》至今流传,曾对针灸领域产生过一定影响。《针灸述古》未能问世,可能因为李守先未能完成该著作的写作。关于《针灸易学》的版本情况(表1),吉林省图书馆藏有最早的嘉庆三年自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有道光二十七年刻本,2个版本在版框、版式、字体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整体内容相似。后世石印本大同小异,其中一些版本的配图画风独特。石印本的刊印在该书的传承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3 《针灸易学》书名

《针灸易学》在版本演进过程中出现过一次名称变化,道光本之后的版本大多被命名为《绘图针灸易学》,增添了“七十二翻图”的内容。据考证,此“七十二翻图”内容为后世书商所附,实为《绣像翻症》内容。《绣像翻症》,1851年刊刻,又名《翻症图考》《七十二翻图说》,作者佚名。其所谓“翻症”来源于“痧”,为宋元时期逐步发展使用的一种病症概括,其后与翻、挣、痧等名称混用。《沈氏经验方》(1767)记载8种翻证,乌鸦、鸡、狗翻等。《补注瘟疫论》(1784)记载“翻”为土语,犹南方之“痧”、北方之“猴”,收录19翻。《松峰说疫》(1785)“翻”变为“挣”,收录21挣。《急救奇痧方》(1820),又名《急救异痧奇方》,书中“翻”变为“痧”,收录54痧。至《绣像翻症》演化为72翻,并配图文。笔者在考证“翻症”时发现,苗医体系中同样存在“四十九翻病”的概念,或为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政策后,苗汉医药文化交流之结果。此外,个别石印本使用特定书名修饰语以达到便于推销的目的,如铸记书局命名为(增图)《针灸易学》;大文书局版本为(铜板大字)《针灸易学》,扉页有“古本重修”“铜版精印”字样;建文书局其中一版为《(仿宋古本)针灸易学》。

04

《针灸易学》编撰体例

《针灸易学》原书虽无《凡例》,但李氏在《自序》中提出“首学手法,次学认症,而以寻穴为末务”的针灸学习三大要素与学习顺序,这也正是该书的编排结构。笔者现将《针灸易学》的体例考证总结如下。

4.1 原创内容体例

该书关于如何修针、取寸、持针等李守先原创性内容,均以“论”的文体形式所呈现。作者冠以“一论”二字,如“一论修针”“一论取寸”“一论持针”等,并将首句顶格,后续正文空一格,注文为小字双行。

4.2 引文体例

卷上《二认症定穴》主要引自《针灸大成》,在标题前加原作者称谓,标题后加“认症定穴治法”六字。正文并非原文直接引用,而是将原本针灸歌赋简化为病症与其治疗穴位。如《针灸大成·胜玉歌》:“若人行步苦艰难,中封太冲针便痊。”在《针灸易学·继洲杨先生胜玉歌认症定穴治法》中改为“行步艰难:中封、太冲” ,病症名称排作大字,穴位名称均以小字双行书。

4.3 腧穴条文体例

腧穴条文引自《针灸大成》卷6~7的《考正穴法》。原条目为穴名、别名、部位、特定穴、刺灸法、主治的顺序排列,《针灸易学》引用时将别名、主治剔除。原因大概是《针灸易学》前面的章节已经对主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因此,在腧穴条文中删减主治可以避免信息的重复和冗余,让读者更专注于腧穴的名称、位置和刺灸法等关键要素。其次,《针灸易学》在引用时存在一些抄录错误,如“迎香”条目后半部分与“扶突”同。

05

《针灸易学》内容与特点

该书共2卷。卷上为“手法”和“认症”,“手法”含手法歌、论修针、论取寸、论持针、论定神等,学习针灸相关的治疗方法。“认症”含难经、纪氏治法、行针指要歌、聚英先生《百症赋》认症定穴治法等,多为具体病证与治疗穴位。卷下为“寻穴”,列举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及经外奇穴等400多个穴位的名称、位置、针刺深浅及艾灸壮数等内容,具有以下4方面的特点。

5.1 学宗《针灸大成》,体系完整

本书正文共47篇,其中34篇引用自《针灸大成》一书,具体情况如下(表2)。其中序号8、11、12标明作者为杨继洲,其余篇章未标明出处。序号1、3~5、12、14~15、17~21、24~26、28、32、34为直接引用,其余为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多为节选,对原文进行适当删减,仅选取李氏认为较重要的内容,如《针灸易学》首篇《针灸源流》征引自《针灸大成》卷1中的《针道源流》,原文介绍针灸经典著作26部,李氏有所侧重地引用了其中12部。其间接引用的篇章,原文多为针灸歌赋,李氏将其简化为病证与穴位,前文体例部分有相应论述。此外,部分篇章引用时仅简单进行词语的替换,保持原意不变。如《针灸易学·手法歌》“三阴三阳气血分,凝滞全凭用金针”等句改编自《针灸大成》卷3“十二阴阳气血,凝滞全凭针焫”。除文字外,《针灸易学》中配图52幅,包括奇经八脉图、泥钱灸图、经络穴位图等。其中八脉图8幅、五输穴图1幅、经络穴位图26幅、腹部穴图1幅、背部穴图1幅、穴法图1幅,共38幅来源于《针灸大成》。全书2万余字,虽内容不算丰富,但框架较为完善。针灸学习的相关手法、辨证治法、穴位信息均有表述,且简单明了,适合初学者学习。而且,辨证治法部分除引用经典歌赋,还进行了分科引用,如妇人门、小儿门、眼目门、疟疾门、伤寒门等,门类较为系统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 以针为主,针灸并重

《针灸易学》以针法为主,同时较为重视灸法。书中提到“针之所不能为者,则以艾灸之” 。李氏认为灸法可作为针法的补充,并提出“针虽捷不如艾稳,艾虽稳不如针捷”,针与灸各有特点,针法方便快捷,灸法安然平稳,在治疗中可以互补。李氏主要从灸法、灸补泻法、取火法和灸症4个方面对灸法进行了介绍,并自创一种灸法“泥钱灸”,“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疼急方去”。该灸法使艾灸火力更加平稳,操作更为安全。此外,李氏在儿科方面尤为注重灸法的使用,如小儿门的惊痫、肾胀偏坠、卒痫等十余个病症均主张以灸法医治。

5.3 专设眼科,图文并茂

眼科的针灸治疗是中医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氏对此亦十分重视。书中专门设立“眼目门”,引张从正《儒门事亲·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关于目之五轮的论述,强调“目不因火则不病”,并总结张从正眼科治火的5个穴位,即为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此外,在《针灸易学》卷上,附有《眼科针灸要穴图像》(图1),取自《审视瑶函》。《审视瑶函》是明代傅仁宇纂辑的眼科专著,辑录了明以前重要的眼科相关医论医方及傅氏个人的治疗经验。《针灸易学》引用其眼科针灸要穴图13幅,每幅图以疾病命名,并在图中标明治疗这些疾病的穴位位置。在《审视瑶函》中,该部分图像配有注文,对各眼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穴位进行了简要介绍。较为可惜的是,《针灸易学》并未引用此部分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1 清嘉庆三年自刻本《针灸易学》眼科针灸要穴图像

5.4 重视五行,以言治病

除针法灸法外,《针灸易学》有《以言治病法》一篇,主要内容引自《儒门事亲》卷3《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文中指出:“诸病皆生于气,分而为九,如喜、怒、悲、恐、寒、热、惊、思、劳也。”此9种“病因”会导致不同的气机逆乱及相应病症,如“怒则气上,为呕血,为飧泻”等。其后引《内经》五行相胜治法,如“悲可以治怒,治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表明医者可以使用一些令人悲怆之言语来治疗愤怒所导致的病症。在该篇之后,还附有《习医须知》一表,将五方、五脏、五行及五种情志的相互作用等列表展示,并提供了虚实补泻的穴位。由此可见,李氏将《内经》五行相胜的医理进行了积极的临床实践。

从上述分析可知,《针灸易学》是一部内容较为丰富、系统的针灸著作。它分为2卷,包括了针灸的手法、认症和寻穴等方面的内容。该书的特点在于综合了《针灸大成》的经典篇章,突出了重要内容,适合初学者学习。同时,它注重针法和灸法的结合,尤其重视眼科治疗,还提出以言治病的方法。这本书简明易懂,图文并茂,对针灸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6

小结

本文通过对清代医家李守先的生平与家族进行深入考证,发现李守先的医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杨继洲及其著作《针灸大成》的精髓。这一传承关系不仅在理论体系上有所延续,更在后世传承中呈现了两种显著途径。首先,李守先的医学思想通过家族传承得以延续。李守先的儿孙,例如李清吉、李万山等人,积极参与了《针灸易学》的校对。此外,考证发现医家李万轴为李守先孙辈,亦参与了《针灸述古》的著述。其次,通过带徒师授的方式,李守先培养门人弟子多达10人,遍布长葛县周,使得李守先的医学思想得以在更广泛的地域传播。这一中医传统的传承方式既保证了中医思想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激发了中医思想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在流传方面,《针灸易学》先后有15个版本,其中仅1907—1938年的30余年间便有至少6个版本问世。这表明在西医东渐之际,《针灸易学》因既有完整的针灸知识体系、切合临床实际,又图文并茂、通俗易学,故而流传颇为广泛。此外,在调研中发现,清嘉庆三年自刻本确有存世,藏于吉林省图书馆。该版本版式及内容颇为优良,为研究该著作提供了进一步的文献基础。总而言之,《针灸易学》流传范围广泛、流传时间较长且版本形式多样,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针灸学著作。

编辑/黎晓蕾

校对/田 博

审核/王烨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源中国古代医学文明 书写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篇章

融汇东西方医学文化 架设医学与人文的桥梁

投稿与查询

投稿系统:
http://cmaes.medline.org.cn/Login/Login.aspx

杂志官网(或百度“中华医史杂志”):

http://zhyszz.yiigle.com/

本刊为MedlineScopus收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