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一早,在梁山县杨营镇,来自河南商丘的麦客郝先生开着一台小麦收割机驶进梁山县万仓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万仓合作社)。“刚开到地头链条就断了,这不耽误事儿嘛!”郝先生说。经过排查,他的农机筛箱驱动轴需要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麦客(中)来到合作社紧急维修农机。

进入6月,梁山县小麦大面积“开镰”,在这之前,万仓合作社已经热闹了很久。“收割前,机手要送农机来维修保养,为麦收作准备,所以我们早就开始忙活了。”合作社负责人杨万仓说。

一上午的时间,杨万仓的电话响个不停:赵堌堆乡有台收割机链条松了需要上紧,杨营镇有台机器需要换个零配件……虽然手机没闲着,但杨万仓倒是一直没离开屋子。

“过去要么师傅去现场调试维修,要么就得开到厂子里来,效率低、耽误农时。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维修队伍都奔走在周边县市,多数情况下,一部手机就能解决问题。”杨万仓说。在他接到客户的求助后,只是拨出了几个安排干活的电话,或者在微信发了几个消息,基本没耽误干别的。

万仓合作社有维修师傅20余人,大部分是“80后”。哪个地方有需要,就近的师傅直接过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实在不好赶过去的,可以视频连线,只要不是太大的问题,机手一般都能按照指导顺利应对,效率很高。

“麦收时节,别说一天了,就是几个小时也耽误不起,分秒必争。”杨万仓表示,收麦过程中,农机作业一环最易出现问题,机械一旦出了故障,机手只能干着急,所以一般会提前过来保养和调试。

“万一农机在地头出了毛病,这边应答也很及时。现场小修的话,一小时以内大概三四十元。如果是线上连线指导检修,就不要钱。”小路口镇邓庄村的农机手赵象满是万仓合作社的老客户,他表示,现在网络发达了,信息都透明化,合作社维修技术好、费用定价合理,回头客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仓合作社有维修师傅20余人,大部分是“80后”。

能“黏”住客户的除了高效的农机维修服务,还有合作社的“独家”设备。

“我们自己研发的收割机加速省力防漏粮技术已经获得专利,将设备加装在玉米收割机上,能够一机多用,主要解决漏粮的问题。”杨万仓介绍,许多农户收获玉米的同期也要收谷子等作物,运用防漏粮设备,收割机的收割效率至少提高六分之一。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投入市场,农户们认可度比较高。”杨万仓表示,自己的盼头还有很多,随着麦收的收官,待到玉米播种时,他自研的镇压机又会派上用场。

仓库里,一台“全身红”的双镇压机格外瞩目。去年播种小麦时,杨万仓的部分客户用上了这台新机械且尝到了甜头。现在虽然还未打粮,但有几个人早早跟杨万仓预约上了秋种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万仓自研的镇压机。

“双镇压对土壤水分的保护特别明显,去年种麦时,种植户直观看到小麦出芽率变高了,肯定会增产。”杨万仓说。

杨万仓今年40岁,干了20多年农机维修,他对如今的变化有着深刻感受。相比于过去农机“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状况,现在购机有了补贴,产品日新月异,农户和机手更换新机的频率高了。新机器的质量越来越好,维修率也就相对降低了,但杨万仓很乐观。他表示,奔着节粮减损,朝着科技创新迈进,或许就是他的下一个赛道。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甲 通讯员 侯冬琪 张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