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博大精深,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极有可能是珍贵的中药材。例如我们农村杀鸡里面的鸡胗,里面就有一味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名为鸡内金,事实上就是鸡的内脏鸡胗的沙囊内壁。在例如我们种植的玉米,上面的“胡须”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中药材,民间称它为龙须。在比如我们用来洗碗的丝瓜络,事实上也是珍贵的中药材。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中医里面用不到的东西,哪怕它是泥土或者石块在中医里面都是有价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奇特的中药材,它就是五倍子。五倍子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你对它肯定了解的不多。五倍子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更不是果子,事实上它是虫瘿。所谓虫瘿,顾名思义,就是虫子在植物树叶上啃食或者产卵时,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形成的一种畸形瘤状物,各种形状都有,而五倍子其实就是这个畸形瘤状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小的时候,爷爷去采摘盐肤木的嫩叶做野菜吃。笔者就在树上看到五倍子,当时以为是盐肤木的果子,采摘之后打开差点吓死。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虫子,连忙扔掉,长大之后才知道它是赫赫有名的五倍子。

五倍子,又称百虫仓,顾名思义就是虫子的仓库的意思,确实非常的形象贴切。有的地方也叫它盐麸叶上球子、文蛤、木附子、乌盐泡,它是角倍蚜或倍蛋蚜寄生于盐肤木、青麸杨以及红麸杨树上的形成的一种虫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明朝《本草纲目》中就有收录五倍子,并详细介绍了这种中药材,书中写到:“肤木即盐肤木子也......五、六月有虫如蚁,食其汁,老则遗种,结小球于叶间......初起甚小,渐渐长坚,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状圆长不等。初时青绿,久而细黄,缀于枝叶,宛若结成,其壳坚脆,其中空虚,有细虫如蠛蠓”,描述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五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种中药材主要寄生在盐肤木、青麸杨以及红麸杨树上,因此五倍子除了在新疆、青海等极少数省份之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名贵中药材。五倍子别看它很恶心,但是事实上五倍子是非常有价值的,食药两用。

五倍子的食用价值

五倍子里面都是呀虫,看上去不像是能吃的东西。但是其实很多人小的时候都吃过,味道咸酸咸酸,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自带童年回忆的小零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倍子的药用价值

五倍子是非常有名的一种中药材,它在我国的药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收录于《本草拾遗》中。五倍子一般夏末秋初的时候采收,洗干净之后沸水中煎分钟,杀死内部的呀虫,晒干可用。有敛肺、涩肠、止血、解毒之功。在《本草衍义》中就有记载:“五倍子口疮,以末掺之”此外在《本草荤筌》中亦有记载:“五倍子煎汤洗眼目,消亦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可见这东西看起来奇奇怪怪,但是药用价值却是极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民间如果牙疼或者口腔溃疡,了解这种中药材的老农,还会用它煮水来漱口,妙用多多。这种经历笔者小时候有过,味道非常的苦,有相同经历的小伙伴吗?如果你在野外遇到这种好东西,可不要在错过了,可以将它摘回家晒干备用或者用来换钱都是极好的。现在这种野生的五味子,价格1斤能卖到数百元。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五倍子了解了吗?你认识五倍子吗?在你家乡还有五倍子这种东西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