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洼里村,一户户平房院落干净整洁,北边建有三幢电梯洋楼,村民勤劳富足,择善而居。村子旁的合作社棚舍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黑白条纹的奶牛悠闲自在。

洼里村是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去年,村子总产值达到1.17亿元。在这里,有年产16茬的“智能种植床”和10层立体数字化智能工厂,亩均产值100万元以上。凭借科技化和集约化种植,玉泉洼已建成全省面积最大、认证种类最多的综合性有机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洼里村党支部书记刘向东介绍,近年来,洼里村坚持党建统领,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循环、智慧数字农业,开创了强村富民新路子,形成了辐射带动强、可复制推广的洼里模式,集体收入连续4年超过100万元,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家级荣誉23项。

“亿元村”的创建波澜起伏,并不容易。10多年前的洼里村,也是周边十里八村人人皆知的穷村子,房屋破败,村“两委”班子涣散,是没有集体收入的“空壳村”。

2011年,在外创业办公司的刘向东回到村里,并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妻子赵霞开始了在村里的创业。他们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拿出积蓄修建道路、护坡固塘,打深井、铺管道,短短的时间里,让村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刘向东多方调研后认为,发展大棚蔬菜,走有机生态农业是致富的好路子。他们成立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良种、统一技术、个人管理、产销一条龙的管理办法,初步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合作社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才能有更多效益,改革创新撬动股权红利,能更好带动村民的积极性。刘向东等人对386亩土地进行流转,实行土地租赁、土地入股、劳动报酬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采用产业工人管理模式。“我们用集体土地和政策资金入股玉泉洼生物科技等4家公司,引导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入股联合社,每亩土地每年的流转费收益为1000斤小麦的市场价格,资金股息为18%。”刘向东介绍说。

刚开始上设施农业,经验不足加之遇到恶劣天气,就给了刘向东等人当头一棒。2012年春,正值蔬菜大棚建设高潮期,突遭大风,大棚棚顶的塑料薄膜被风带起。紧急情况下,刘向东带着工友就上了棚顶,用身体压住薄膜,令人唏嘘。

待种上蔬菜,问题又来了。第一季西红柿种植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有农户没有按照要求种植,达不到有机蔬菜标准,西红柿或被销毁或被低价卖给菜贩子,产出收益十分有限。

忍痛坚持了三年,转型期满,洼里村终于看到了有机农业带来的收益。2015年,合作社玉泉洼品牌的13种农产品获得有机认证。玉泉洼有机果蔬市场逐步拓展,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了有机果蔬卖遍全国,有机种植产业规模从386亩发展到1100亩,大棚发展到63个,年产有机果蔬近千吨,产值突破千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向东说,2023年,156户入社村民获得63万元额外分红,人均增收3.9万元。村里还依托占地3120亩的国家级生态农场玉泉洼,开创“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园区+旅游”合作模式,年接待研学旅游4万人次,村集体直接收益20万元。

村集体富裕了,民生事业水涨船高。村集体每年出资40万元,高标准运营康养中心、助老食堂、中医理疗馆、老年大学等普惠项目,每年为洼里村及周边村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为本村老人提供生日蛋糕及中秋春节福利。玉泉洼带动356人入园打工,每年人均增收4万元。高标准运营7个产业扶贫项目,每年稳定收益45万元,带动174户困难户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示范引领,这里拓宽融联共富路径。潍坊坊子以洼里村为核心,落地“两园一区”等省级以上项目扶持资金 9000 万元,全市唯一,带动30个村集体加快发展。成立玉泉洼融联共富示范片区融合发展党委,推动示范片区内10个行政村抱团发展。

如今,洼里村的致富模式在全国多地复制输出。洼里村在吉林通化指导建设有机数字农业产业园,在河北廊坊指导运营乐农美联项目,在山西晋中主导经营综合培训基地,另有全国36个飞地项目正在对接洽谈。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