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山青,风光秀丽。在庐山市,一条条农村公路穿山蜿蜒,入村接户,两旁绿树丛生、屋舍俨然,一幅幅和美乡村画面沿路徐徐铺展。

江西交工路桥工程公司自承建庐山市“四好农村路”项目以来,修建了75个路段及G105两侧至各村庄村道交叉段路口,建设总里程达136.711公里,为当地老百姓修建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不断增强当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庐山市获评江西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路通了旅游火了 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

“过去走这条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下大雨三轮车都会陷进泥里。现在好了,道路硬化了,还铺上了柏油,路两旁种上了绿树,整体环境舒服多了。”当地村民感叹道。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路桥工程公司紧盯质量控制,加强精细化管理,落实安全文明施工理念,通过高品质履约,不断提升庐山市“四好农村路”社会美誉度和地区旅游影响力。

从主干公路到田间小路,随处可见一条条硬化道路、沥青道路穿梭于乡镇和村庄之间,延伸到了村民灿烂的笑脸中,道路提质改造让村民们有了最直接的“获得感”。

四通八达的农村路,通畅了经济毛细血管。杨大姐今年53岁,在海会镇经营一家果园,她一脸笑意地说道:“现在路好走了,果子运输出去的成本降低了,开车到庐山市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现在来摘果子的客人多了起来,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犹如一道道特色鲜明的“发展走廊”,让庐山市的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路桥工程公司修建的“四好农村路”串联着庐山市乡村振兴的“百村示范”点,带动了庐山市全域的经济发展。

路景交融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在施工作业时,路桥工程公司庐山市“四好农村路”项目紧密贴合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底蕴和自然环境,依托庐山市“一乡一园、一乡一景”建设政策,减少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以“生态、环保、优质、高效”的理念建设一条条“环境优美、路景相融、服务完善”的农村公路。

项目根据庐山市各个乡镇旅游文化特色,将传统桥梁进行景观桥设计,打造绿化提升、竖立打卡拍照点、勾画黄白红蓝彩虹标线,使其融入周边环境,更好地体现了区域旅游文化,建成具有美观性、实用性的附属设施,提高居民的人文生活,给予附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便利。

行驶在温泉镇唐家湾及周边乡村公路上,沿途有层层叠叠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有荷花园和农产品特色展示区。道路尽头则坐落着当地特色旅游景点项目“百姓园”。走在蛟塘镇美丽乡村道路上,非遗文化西河戏特色墙面壁画镶嵌在鳞次栉比的房屋之间,同延伸向远方的沥青路面一道形成了美好画卷。

随着庐山“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不少农村路“C”位出道,扮靓了乡村颜值,在华林镇有药企公路振兴图、白鹿镇有茶园丰收通路图、海会镇有横跨果林硕累图、牯岭镇有路景融合畅通图……庐山市四好农村公路沿途湖光山色、美景如画,一条条生态绿色公路,串起一个个美丽乡村,一幅美丽的庐山画卷跃然眼前。

办好便民微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路桥工程公司庐山市“四好农村路”项目推行“党建+服务”举措,坚持把工程建设与服务人民相融合,聚焦点滴“小事”,组织项目党员带头办好为民实事。

“这面锦旗送给你们,感谢你们的精心施工,也感谢你们在建设过程中为我们做的好事、实事。”该项目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大力点赞。

在道路修建过程中,该项目为沿线村镇摊铺活动广场5个,为石门涧景区停车场进行“白改黑”改造提升,对老旧路面进行修补,并经常性看望当地贫困老人,开展献血、垃圾清捡等等志愿活动,让沿线群众受益。

从初到庐山市的新奇陌生,再到如今对道路路线的熟悉自信;从曾经的山高起伏,村庄林立,乡村“窄道道、羊肠肠”的随处可见,再到如今农村公路四通八达、笔直宽阔的成果答卷,路桥工程公司不仅是架桥铺路,也是扎根融入。

江西交工路桥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路桥工程公司将坚持践行国企初心,积极建设高质量“四好农村路”,用交通助力产业发展,用公路助推乡村经济,让农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喻苓芝、白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