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5月份各家自主品牌继续高歌猛进、你追我赶之际,长城汽车的身影却显得有些孤寂。人们发现,今年以来,车企月销量TOP10找不到长城的名字,已经成为了常态。

5月份,长城汽车五大子品牌中,四个品牌出现了同比下跌现象。其中,欧拉同比下降超四成,魏牌更是遭遇“腰斩”。前五个月,长城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不到三成。国内销量全线失守的同时,5月份海外销量也出现了今年以来首次环比下降。

四大子品牌同比下滑,魏牌上月遭遇“腰斩”

最近,长城汽车公布了2024年5月的产销快报。5月份,长城汽车销量为9.15万辆,同比下滑9.51%。1-5月累计销量为46.16万辆,同比增长11.42%。相对于年初定下的全年160万辆的销量目标而言,长城汽车的完成率只有28.9%。

各子品牌里面,长城汽车的“基本盘”哈弗上月销量为4.7万辆,同比下降15.3%,环比持平;魏牌5月份卖出了3000多辆,同比下降50.4%,环比下降35.8%;长城皮卡5月份销量为1.5万辆,同比下降18.8%,环比下降16%;欧拉销量为6005辆,同比下降43.4%,环比增长28.1%。只有坦克品牌继续实现了正增长,上月销量为2万辆,同比增长94.9%,环比下降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弗品牌的销量好坏,影响到长城汽车整体表现。凭借一款“国民神车”H6,就可以将哈弗乃至整个长城销量扛起来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返。今年1-3月,H6的销量分别为22846辆、10848辆、13811辆。而在近两个月,哈弗H6的销量均未能破万。

该车5月表现不佳,固然有全新一代H6上市的原因,一般新车上市前,旧款产品一向会表现疲软。但更主要的是,在与同级竞品全方位“内卷”的今天,它的性价比优势,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明显。本来爆款车型就不多的哈弗家族,连销量担当H6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其他产品更无力回天。哈弗旗下产品中,销量排在H6之后的,是哈弗大狗、哈弗猛龙PHEV,但前者近半年销量为4.3万台,仅为H6的一半;后者月销量从去年底的6000多台,下跌至近几个月的2000-4000台之间左右。

几大子品牌里面,上月销量同比大跌的,除了欧拉同比下降超四成,魏牌同比降幅更是高达50.4%,这与前四个月的表现,产生了较大落差。在目前在售的几款产品中,中大型SUV蓝山DHT-PHEV售价达到27.38万至30.88万元,这款产品也是魏牌旗下卖得最火的车型。进入2024年后,该车的销量只在4月份达到3088台,其他几个月均为2000多台。和理想L7、L8和问界M7这些价位相近的竞品相比,蓝山在销量上显然有些尴尬。蓝山与L7几乎同时上市,但近一年来,两者的累计销量对比为3.66万辆与15.76万台。该品牌旗下首款MPV高山,近半年来除了1月销量超过1000台,其他月份都仅为三位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国内皮卡里面,平均两台里面,就有一台是长城的。但从去年开始,长城皮卡就已经出现了销量负增长,今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5月份,长城皮卡销量为1.51万辆,同比下降18.83%。前五个月累计销量为7.67万辆,同比下降10.93%。当然,由于长城在皮卡细分市场中,保持着绝对的市场份额。因此,即使该品牌销量持续下滑,暂时在皮卡细分市场仍处于“遥遥领先”位置。

在长城汽车旗下几个子品牌中,坦克是5月份唯一保持销量同比正增长的品牌。与其说,是得益于硬派越野在中国车市刮起了复古风,倒不如说是坦克的产品力及定位、营销等方面,更贴近市场需求。5月份,坦克全系销量为20326辆,同比增幅达94.9%。在坦克的产品矩阵中,300(300Hi4-T)、400Hi4-T、500Hi4-T及700Hi4-T分别覆盖了不同价格区间。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坦克300依然是走量产品,而且表现比较稳定,销量靠前的400Hi4-T、500Hi4-T比起去年,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滑。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老对手一半

海外销量方面,长城汽车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今年1-5月,长城汽车海外累计销量为16.34万辆,同比增幅达65.2%。而在5月份,长城汽车海外销量为34477辆,出现了今年以来首次环比下降。按照魏建军在上月股东大会上的说法,长城汽车今年海外销量要挑战50万辆。按照前5个月完成32%的情况,接下来的压力可想而知。上月底,在欧盟加征关税的背景下,长城汽车关闭了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总部。对于该公司来说,欧盟市场新能源产品的实际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出海战略部署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新能源方面,长城汽车5月销量为2.46万辆,不仅与吉利、长安等5万级体量型对手有明显差距,还被今年发力新能源的奇瑞超过了,后者上月新能源国内销量就达到了3万辆以上。根据乘联会公布的车企销量榜单显示,长城汽车1-5月国内销售9.63万辆,与吉利、长安等老对手相比,销量不到对方的一半。

要利润还是要订单?问题不仅仅出现在营销上

销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拉大,里面有长城汽车一贯“利润为先”的战略理念。例如,能提供高销量但带来不了利润的A0级市场,长城并不愿意涉足,这也是新能源车销量与一些老对手的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根据长城汽车财报显示,2023年该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4.58%。而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上,长城汽车扣非净利润达到20.24亿元。1-5月,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了111057辆,同比增长了108.73%。这足以说明,高毛利车型销量的增长,带动了长城汽车毛利率上涨,单车净利润也跃升至1.2万元。在回应H6销量下滑时,魏建军就曾表示:“当下存在很多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给行业带来混乱,但长城汽车是有底线的,不会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长城旗下各个子品牌销量的持续下滑,更多的是在营销方面出现了问题。

以哈弗为例,昔日爆款产品,现在月销难破万辆,这种情况连掌门人都看不下去了。就在两周前,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曾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今天魏总再次痛批哈弗H6的营销工作,痛批我们完全不懂营销,完全没有用户思维,用户关注什么全然不知。”

在一些汽车市场分析人士看来,长城旗下几个子品牌,以车型命名来说,从欧拉的一群喵、哈弗的大狗、神兽、初恋到魏牌的咖啡系列,一直以来都引起争议。这些命名,容易使人对其各自的定位、特性如何区分产生模糊,还不如以前的H系列、VV系列等简单直观。而在产品定位上,也有些车型自身设计就产生了割裂。以魏牌高山为例,虽然强调兼具家用、商用,但内饰设计比较接近家用风,外观造型、前脸设计又偏商务化,在目标用户群体的审美观方面,就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品牌及产品形象未能成功建立起来的前提下,价格也未能“随大流”,卷进消费者心理价位区间,它的市场接受程度就难免打了折扣。

接下来,长城汽车同样面临“要利润”还是“要份额”的选择。可是,当竞品越来越多,卷的范围越来越广,到时想用降价换销量,也未必奏效呢。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