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许遥来到小区楼下的停车场

却发现自己的汽车不见了踪影

他焦急地四处寻找

依然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

只好报警求助

警方调取了小区监控视频

发现一男子驾驶着许遥的汽车离开了现场

经过深入调查

警方确认

开走车辆的男子名叫李向齐

而许遥这辆车正是登记在了李向齐名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年前把车牌租了出去

为什么李向齐作为车主要偷偷摸摸开走自己的车?这辆车为什么会在许遥手中?这一切的源头要从10年前说起。

2014年8月,许遥的舅舅魏毅民因为其父亲需要用车,于是又添购一辆新车。然而,在购车后,魏毅民面临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如何为这辆车办理上牌手续。

当时,北京车牌限购政策已经施行,导致普通摇号方式无法满足魏毅民的需求。在此情况下,魏毅民决定转向二手车交易市场,寻求中间商陶澈的帮助,并表达了自己想租赁车牌的意向。

正巧,陶澈手中有一辆接近报废的二手车。这辆车有产权证明和车牌,其他资料也齐全。当魏毅民表达对此车牌的兴趣时,陶澈便提出可以把车牌租给魏毅民的想法。随后,陶澈通过车辆资料查到车主信息,并顺利联系上车主李向齐。

“我们想要租用你的车牌,给你1.5万元,成不?以后我们就长期使用了。”李向齐一听,觉得价钱还可以,就同意了。

接着,陶澈向李向齐要身份证和行驶证,用于办理车辆过户的手续。由于当时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并不需要车主亲自到场,李向齐便通过邮寄方式将材料交给了陶澈。

2014年11月13日,双方顺利完成交易。收到钱后的陶澈给李向齐留下一份简单的收据,其中写明,“今李向齐收到陶澈长期使用车辆费用一万五千元整”。同时,陶澈与李向齐明确约定,车牌使用权归新车主所有,与李向齐再无关联。

一个月后,陶澈告诉魏毅民已搞定车牌的事情,提出的租车牌价格是4.8万元,意图从中赚取3万余元的差价。

魏毅民按照陶澈提出的价格支付了款项,并签署了相关协议,最终顺利办理了车辆登记手续。车牌正式归魏毅民使用。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魏毅民和李向齐都没有见过面,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陶澈来完成的,甚至租车牌的协议上出租方签名也是陶澈冒充李向齐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觉得卖亏了想拿回来

魏毅民给车辆上牌后,他的父亲就一直在使用这辆车。直到2018年,魏毅民的父亲因为做颈椎压迫神经的手术,无法再开车。而当时,魏毅民和妻子也移居国外生活。于是,魏毅民就把这辆车给了外甥许遥使用,但没告诉他这辆车背后的故事。

后来,京牌的价格水涨船高。2022年,李向齐听闻有关车牌交易的消息后,觉得自己多年前仅用万余元出让车牌这事,实在太吃亏了。他想找到这辆车,拿回车辆的使用权。

很快,李向齐通过交通管理平台查到了车牌所属车辆的违章记录,进而确定车辆经常活动的范围。鉴于李向齐始终是车辆指标唯一合法的所属人,他向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挂失行驶证等相关证件。

等证件和相关手续都办理齐全后,李向齐联系了一家正规的车辆开锁公司,谎称自己因遗失车钥匙无法启动车辆,需要开锁。他还向开锁公司出示了行驶证和车辆产权证等证件文件。工作人员确认李向齐就是车主后,便同意为他开车锁。

随后,李向齐耐心地按照违章信息提供的线索,徒步查找车辆的具体位置。经过一番搜寻,他最终在一个小区的停车场内发现了目标车辆。

2022年7月25日上午,李向齐带着开锁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小区。果不其然,挂着李向齐车牌的车辆就停在那里。开锁人员将车门开锁后就离开了。这时,李向齐环顾四周发现没有其他人,便快速拉开车门把车辆开走了。

李向齐的老家在江苏省徐州市,他知道“偷”走车后自己就不能在北京继续待下去了。因此,他决定直接把车开回徐州。

到达徐州后,李向齐认为车辆在自己手里还是不安全,并联系上在租车行业工作的老朋友,想要把车辆及车牌整体出租。经协商,李向齐的朋友同意以每月1800元的价格,租赁该车两年,李向齐因此获利4万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牌出租存在法律风险

2023年6月12日,公安机关在徐州市泉山区将李向齐抓获归案。之后,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至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李向齐看来,他开走“自己的车”,并不算是违法行为。但实际上,李向齐只拥有车牌,车辆则属于购车的魏毅民。所以,李向齐开走车辆的行为系盗窃行为。

经海淀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2023年11月30日,海淀区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李向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近年来,在北京市小客车指标“一号难求”的背景下,有许多人选择通过租赁或购买车牌的“捷径”为车上牌,但这种行为存在各类法律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登记办法》第38条规定,买卖和租赁车牌属于违法行为。买卖和租赁车牌的双方,只要有任意一方从事非法活动,另一方都会连带背上责任。”办理此案的检察官强调。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5月上期)

本文杂志原标题:《自己偷“自己的车”,这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丨肖玲燕房佳佳设计丨刘岩

记者丨语斯雯頔

通讯员丨杨亚东

往期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

购买《方圆》杂志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