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段萍摄影报道:6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江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闻发布会。婺源县作为全国13个普查试点县之一,在全国率先完成国家古建筑类普查试点任务。婺源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30个、传统建筑3810余幢,是名副其实的徽派建筑“大观园”。此次在试点区域浙源乡新发现文物共计25处,其中民居18处、宗祠1处、桥4处、井2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我省将践行应保尽保,将一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纳入实地调查和登记认定范围,实现全省范围的地毯式清查。根据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工作要求,加大古老建筑、革命文物、文化景观等普查力度。由江西省住建厅牵头保护管理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主要是具有保护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以及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列全国第9,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82片,列全国第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个,列全国第8,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6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13个,省级传统村落157个,公布历史建筑3860栋,列全国第4。抚州市、婺源县等5地接续列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县),调查登记传统建筑2万余处,并对全省3000余栋历史建筑、2万余栋传统建筑“一户一案”建档。历史文化街区挂牌完成率100%,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完成率97%、挂牌完成率98%。通过开展普查认定申报工作,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2016年,我省出台了全国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地方性法规《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
各设区市也相继颁布了历史文化保护专项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目前全省已有50余片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了修复利用,千余栋历史建筑完成保护性修缮,景德镇陶阳里等街区成为我省文旅新时尚。

值班编辑:肖琳琪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陈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