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可厉害了

会设计

会打球

会航模

还会指导我画画

这不

爸爸一指导

创作灵感就来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靖媞 6岁)

爸爸熊过:我的工作是设计起落装置,在孩子的印象中,我是在门口有大飞机模型的单位上班。孩子小时候也曾与大飞机模型合影,并梦想长大以后也能和爸爸一样造大飞机。这幅画参考了大飞机模型,我俩用草稿纸先画了起落架结构的简易轮廓,然后她根据心中所想的飞机飞行完毕降落在机场,画出了爸爸前去查看飞机起落架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梓铭 8岁)

爸爸王永超 :除了是飞机设计师,我也是航空科普讲师。在做课件、构思讲课内容的时候,儿子是我的“假想学生”,有时我会拿他来试试科普的内容是否适合孩子,他懂我就有信心了。孩子心中有很多想象,我负责启迪,让他的梦想变成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梓瑜 9岁)

爸爸范光明:孩子使用暖色调表达对我工作的支持,他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航空制造的伟大和艰辛,也激发更多孩子对飞机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裕珊 8岁)

爸爸宋仲义:孩子在创作这幅画时,向爸爸妈妈了解了他们日常工作时的状态和工作环境,并用自己的画笔将这些细节记录了下来,便有了妈妈与大飞机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远霖 7岁)

爸爸彭家熙:我告诉孩子飞机是通过一张张设计图纸、一个个零件制造装配出来的,并给他看纸飞机玩具是如何折叠的,于是孩子画出了《造大飞机的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子沐 7岁)

爸爸唐翎峰:儿子用一双稚嫩的小手,一笔一画地勾勒出心中的蓝天与飞行器,仿佛每一笔都是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这幅画不仅是他的小小杰作,更是我们父子共同创造的珍贵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佘周颖 11岁)

佘云峰:通过绘画内容,孩子逐渐知晓了父母的工作,对父母平时的忙碌和家庭陪伴有所理解。将日常孩子与父母的交流融入到绘画中,可以释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远大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煊雅 9岁)

爸爸赵晓健:自从带孩子听了试飞英雄李刚的公益讲座之后,她才对航空、航天的认识渐渐变得清晰。她用自己的画笔勾勒出对未来航空发动机的想象,描述她对未来航空发动机的畅想,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欣慰。加油,新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舒尧 10岁 )

爸爸贾志刚:我给女儿科普了航空发动机的前身今世,以及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并鼓励她充分地展开想象,于是两者相结合,便创作了这件“飞向未来”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奕洋 11岁)

爸爸陶思亮:指导他画画的过程不仅让孩子深刻了解了新事物,更培养了他的耐心和专注力。从最初的简单线条到后来丰富的细节,看着那逐渐成型的画作,能与他一同深入探索知识的浩瀚海洋,见证他的点滴进步,真是感到无比幸福。期望孩子能始终保持这份对未知的强烈好奇与执着探索精神,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勇敢地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昊源 8岁)

爸爸刘朔:受到我工作的影响,孩子从小对航空事业有着特殊的情愫。考虑到充分发挥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内容和色彩方面,我并未进行过多干涉,主要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自由创作、大胆上色,仅在明暗处理上进行了少许提示,以增加画面的体积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章生 7岁)

爸爸吴利忠:在指导孩子绘画未来航空器时,我深感科学与艺术的魅力。孩子的每一笔都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对父亲职业的美好憧憬。通过绘画,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更激发了他对航空的浓厚兴趣。我坚信,这样的指导将助力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展翅高飞。

来源 | 中国航空报

责编 | 高殷鹤

主编 | 姜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