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定6月14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通讯员刘琦)近日,记者从保定市委组织部获悉,今年以来,保定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智汇保定计划”,围绕“7+20+N”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不断加强人才引育,着力做到“三个突出”,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突出引育京津人才

保定市大力实施“银龄计划”,通过“银龄讲学”“银龄健康医疗”“银龄社会治理”3个计划,目前已招募36人(教师20人、医生15人、社会治理人才1人)京津等地名校、名医院退休教师医生到保定讲学、诊疗,深化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成果。

该市实行特聘专家制度,柔性引进包括38名“两院院士”在内的京津等地95名知名专家人才聘为特聘专家,为全市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此外,保定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能级城市、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立城市合伙人制度,让更多的专业团队为保定发展出谋划策、作出贡献。首批“城市合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在内,以及多年来与保定开展深度合作的3名个人和13个团队。据了解,“城市合伙人”,每年评定一次,首次评定15至20人,有效期3年。

突出引育农业人才

保定是农业大市,去年以来,围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创新工作机制,保定市打出了一套农业人才引育的“组合拳”。

保定市积极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定兴县、高碑店市2个试点县全域推进、15个试点乡镇重点培育,遴选279个“百强社”。截至目前,全市3742个村(全市共5124个村,占比73.03%)推行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流转土地71.8万亩,村集体经济增收1.07亿元。

为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农业人才队伍,该市选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面向全国农业类高校公开招聘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237名,分初中高三级选拔培育社会化农业职业经理人5380名(高级182人、中级711人、初级4487人),在科技推广、技术指导、生产经营、品牌打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该市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944名专家人才到保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去年以来,共开展技术指导2171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47个、解决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难题1100余个。

突出引育科技人才

围绕引育科技人才,保定市利用“周转编”引才,拿出1000名全额事业编制建立“编制周转池”,对建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科研平台和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编制,增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该市聚焦智能、低碳、健康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重点科技企业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创新资源丰富城市建立“人才飞地”,给予每个“飞地”30至50万元资金补贴,“飞地”人才享受市级同等人才政策,实现市外创造孵化、保定转化落地。

今年,保定市还把高层次人才引进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大力实施了“三个一”工作机制,即“县(市、区)每月带头进行一次对接、每季度邀请进行一次指导、每半年进行一次洽谈合作”。

下一步,保定市将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加大人才引、育、留、用力度,不断吸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保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