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腊月,河北省霸州市堂二里镇司法所里走来一位颤颤巍巍的古稀老人,刚见到调解员李广庭,老人就哭了起来。

“你得帮帮我啊,我儿媳妇实在太不孝顺了,她不给我做饭,也不愿意给我养老,她还总打我,我这根本没办法生活啊。”

看着老人痛哭的样子,李广庭的心里十分不是滋味。此时已经到了腊月,眼瞅着距离过年也不久了,本应该是欢欢喜喜准备团圆的日子,老人却落魄地求助到司法所,看来是遇到了特别大的麻烦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伯,你有什么要求就尽管说,我会帮您的!”

“我就想有个家,有个住的地方,我辛苦了一辈子,有这么多房产,谁能想到老了老了,连个家都没有。”

“那您的房子呢?”

“儿媳妇霸占了,根本不让我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老人的要求下,李广庭来到老宅,找到了老伯的儿媳,但她得知调解员到来的目的后,突然间脸色大变,坐在凳子上也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抱怨:“我怎么这么命苦,摊上这么个公公啊!”

而老伯的儿子看到李广庭后,本来笑容满面招呼客人,一听到是为了老父亲而来,一脸震惊地看着李广庭,随后长叹了一口气,一句话没说地离开了。

李广庭看着表情迥异的一家人,知道恐怕这次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控诉儿媳的老伯

老伯名叫宋广儒,以前是做焊工的,靠着技术活攒下了不少家业,不仅盖起了老宅子来住,后来还因为拆迁安置获得了两排门面房。

那么既然宋老伯有这么多房子,为什么他又会说自己无家可归呢?

宋老伯提起来这事就一肚子气,跟李广庭吐槽起自己的儿媳妇。

“我那个儿媳妇不孝顺啊,我就想吃点饭,她都不给我做饭吃,还故意装病。不仅如此,她还动手打我,什么气都往我身上撒啊!我这把年纪了,能受这份气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着这话,宋老伯的眼泪就落了下来,对李广庭说:“我自己盖起来的宅子,结果被儿媳妇住着,我盖的门面房,也被他们租了出去。这租金光是一楼的这一排就一万多,还不算楼上,两排门面房得多少租金啊!就这样,他们一分钱的租金没给过我,一分钱的赡养费也没出过。”

李广庭看着宋老伯凄苦的表情,心里也感觉酸酸的。

“那您现在住在哪儿呢?”

“十几年前,我跟我老伴住在一起,后来她生了病,就这我儿媳妇都没出过一分钱的治疗费,一直到我老伴人没了,这才花4500元买了棺材板,给办了事。老伴走了之后,我就自己住在街边的门面房,还是我闺女心疼我,担心我一个人住得不安生,把我接到她家去住了。住了整整三年,有一次换拖鞋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摔骨折了,我这躺在床上没办法动,儿子就把我接回家去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挺好的吗?看你受伤了不能自理,儿子还是把您接走了。”

“好什么好,儿子把我接过去之后,我儿媳妇是对我横看竖看都不顺眼,不是打就是骂,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儿媳妇不孝顺啊,根本不照顾我这个老头子。我真是命苦啊,怎么有个这样的儿媳妇。还说不得,一说她就要对我动手!”

李广庭听着宋老伯的话,心里也觉得有些生气。孝顺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儿媳妇怎么这样对待老人呢?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满足老人的诉求,让老人老有所养,最起码有个地方住。

问到自己的要求,宋老伯倒也没避讳,直接开口:“我也没别的要求,你看我辛苦工作了一辈子,就攒下这么多家业,儿媳妇又不孝顺我,那我就把所有的房子都收回来,我自己拿着,最起码以后生活有个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宋老伯有了要求,调节员就要上门调解,可等李广庭见到宋老伯的儿子儿媳时,却又听到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委屈的儿媳妇

“他真这样说的?我的老天爷啊,这可真是......我真是委屈都没地方说啊!”

儿媳从李广庭口中听到公公说的话,她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她安静地听完李广庭陈述后,低着头捂住脸哭了起来。过了好大一会儿,她才缓缓抬起头,对李广庭十分歉意地说:“对不住,我真是......”

提到公公宋老伯,儿媳杨玉芬更是一肚子的委屈,向李广庭一股脑儿都倒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他说想要把房子都要走,是他的房子,我没意见,北面一排的门面房,确实都是他盖的,就是他的财产,我一点也不霸占,他要走我毫无怨言。但南边的门面房不能参与分配,当初他是给了钱,出了2000元,但主要的钱还都是我们夫妻二人出的,所以这是我们的夫妻共同财产,跟老头没关系。还有就是老宅,这个我也不同意分配。因为当年我嫁过来的时候,说好了这是婚房,要是没这房子我肯定不结婚。婚房就该是我们夫妻二人的,哪还有结婚了又找儿媳妇要回去的道理?”

李广庭对杨玉芬说:“你看你公公现在生活确实困难,这也是他的个人诉求。不过究竟是谁的房子,我们也要讲证据,只要你能提供房产证,证明房子是你的,就可以不参与分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媳拿出房产证,南边两排的房子确确实实属于宋老伯的儿子,但其余的房产,包括宋家老宅,房产证上的名字却是宋老伯的名字。

这边李广庭再次找到宋老伯,告诉他南边的门面房不能参与分配,属于他儿子儿媳,这下老伯可不愿意了。

“我出钱盖的房子,怎么还成了外人的了。”

李广庭耐心地向宋老伯讲解法律知识,但宋老伯十分抗拒,坚持认为全部的房产都属于他,应该全部要回,理由也很简单,他出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双方都不愿意退步,李广庭只好把他们都叫来,希望坐下来都好好商量一下。

儿子儿媳和女儿,当天全部都到了现场。

只不过,事情的走向和大家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双方刚刚坐下,还没开始讨论房产的问题,公公和儿媳妇就吵得不可开交。

宋老伯开口就责怪儿媳妇,说她不孝顺,说着就落下了眼泪。儿媳妇在旁边欲言又止,很想为自己辩解,但都十分疲惫地说:“算了,你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等到宋老伯控诉完,调解员让儿媳妇说一说她的想法,杨玉芬本来就一肚子委屈,这有了第三人主持公道,眼泪也汹涌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顺,可我伺候他奶奶(婆婆)三十年,哪天不是尽心尽力,一直把人伺候到入了土?他说我不孝顺他,可我什么时候饿着过他,又什么时候欺负过他。他是稍微不顺心,就把坏人的帽子扣我头上。”

儿媳正说着话,宋老伯的女儿却忍不住了,也指责起嫂子来:“那你要是孝顺我爸,怎么他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还要自己做饭吃?你可别说你没有,那天我去可都看着了,就是你不给我爸做饭吃,我亲眼看见他大早起来自己支着锅在院子里做饭吃。”

对于小姑子的指责,杨玉芬委屈更甚,说着话都带了哭腔:“我就那一次没给他做饭,这我承认,可就只有那一次。就算我没做饭,你们只关心没做饭,压根就不管当天的特殊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头天晚上我牙疼,半夜我还发起了烧,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来到镇上打针去了,一直打到中午十点。别说他没吃饭,我也没吃啊,我难受成那样,自己照顾自己都费劲,我承认,那个时候我确实早上去看病前没给他做饭。但是中午我看完病回来的时候,我给他带饭了啊!”

“他饿肯定是饿,但我是真的难受啊,一直到晚上你哥下班回家,晚饭也是你哥做的。也可能是这个原因,他才因为饿有点抱怨。但他也不能因为这事,第二天一大早就在院子里支起锅做饭,还趁着我们都没起,给你打电话说我故意装病饿着他了。我是个人,总会生病吧。我都病了,就因为这事没做饭,你跟你爸在院子里骂我,我吭一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嫂子的回复,小姑子没有再说什么,似乎也知道自己这样说确实有点过分。但宋老伯却依旧不依不饶,说儿媳妇不给自己吃好东西。

“你也不是生病,你就是故意装病,不想给我做饭。”

杨玉芬更是无语:“你说我那顿饭少你的了?让你吃什么坏东西了?我们吃什么,给你吃什么,那天早晨不是炒两个菜给你送过去?”

宋老伯十分不满地说:“我不想吃家常便饭,我吃腻了,我不仅得吃饱,我还得吃好。那天我跟儿子说,出钱买点鸡腿让你给做做,你咋说的,你说你不会做鸡腿。你怎么可能不会做,你就是不愿意让我吃点好的。就是因为这事,我才让我闺女把我接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双方各执一词,都认为是对方的错,看样还是要走访邻居才能得知真相了。

“其实这俩人没啥矛盾,但是成天吵架吧,也是有原因的。老头性格太强势了,还是老思想,想让儿媳妇什么都听他的,管着家里。但是儿媳妇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她是新思想,肯定接受不了老头的老思想,这也就产生了矛盾。”

儿子的心结

在对双方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宋老伯的儿子始终一言不发,听着老父亲和妻子针锋相对。但看到两个人矛盾升级,在调解员的面前再次激烈争执起来,儿子突然哭出了声。

他红着一双眼睛看着老父亲:“爸,你能别闹了吗?这个家还得过,你再这么闹下去,这个家得散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一句话,戳中了老爷子的软肋,他不再说一句话,而儿媳杨玉芬早就因为委屈,离开了调解席,在旁边默默落泪。

老爷子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我就是觉得你对我不够心疼,从去年大年初一开始,你一次都没来瞧过我,一直到四月初二你才来。我也没别的要求,你能悄悄地来看看我,我就知足。”

听到宋老伯的话,李广庭心里一下就明白了,宋老伯虽然要求要回所有房产,但实际上他真正的诉求是希望儿媳妇可以孝顺他,儿子心里能多装着点他。

宋老伯之所以总是找儿媳的事,其实也是想引起儿子的注意,但这样的做法无疑伤害了一家人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媳一直觉得自己尽心尽力,不过公公总是挑刺,什么都不满意,时间久了,再热乎的人心也会被伤害。

“我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被人这样指责,出去损坏我的名声,亲戚朋友,街坊四邻都看着,我也要脸,我的面子可怎么过得去。他总是捡着一点小事就闹,还往大了闹。”

宋老伯的做法,同样伤害的还有姑嫂之间的情谊。

小姑子说:“我爸跟我哥,就是我世界上唯一的亲人,我跟我哥能有什么矛盾,再怎么说他都是亲人,我不可能去怪他。但是我嫂子做的确实过分,听我爸说的这些事,我都生气,我嫂子确实做得太不合适了,说实话,这些年我对我嫂子印象很差,我对她真是太失望了。不管怎么说,我爸无论怎么做,他都是个老人,你作为儿媳妇就应该孝顺他,怎么都不让他吃饭还打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小姑子的误会,杨玉芬已经不想解释太多,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原本幸福和睦的一家人,现在因为多年矛盾堆积,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当然最为难的还是宋老伯的儿子,他不仅要看着妻子受委屈,还要夹在父亲和妻子中间受夹板气,连自己的妹妹也经常找自己抱怨嫂子。

无论是老父亲、妹妹还是妻子,对他来说没有一个是外人,都是至亲之人,他们发生了这么大的矛盾,他无法偏袒任何一个人,但站在公理的角度说句公道话,老父亲又哭天喊地不愿意。

这么多年以来,他已经十分疲惫。他告诉宋老伯:“我也上了年纪了,现在身体也不好,一身的病,每天下班回来已经够累了,真的不愿意再听你们这些吵来吵去的糊涂账。我求求你了,爸,你要有什么需要你就提出来,直接说行吗?别老让我们猜你的心思,大家和和气气地生活,一家人在一起不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看到儿子因为积攒在心中的委屈突然爆发,公公和儿媳双方态度都软了下来。

杨玉芬主动答应,老房子可以参与分配,既然是老爷子自己盖的房子,就该是他的。

老爷子也不愿意让儿子再为难,提出南边的一排门面房自己不再参与,北面的门面房一共四间,儿子和女儿一人两间,老宅归自己就行了。

但老爷子思来想去,就想到一件事,提出老宅必须等他去世以后才能过户,关于这点儿媳也爽快地表示同意。

“我就最后一个要求,我还是想自己住,一个人住省心、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儿媳却说:“老爷子都这么大岁数了,自己一个人住,我们做小辈的心里多少不放心。我还是希望他能跟我们一起住,这家里的四间房子,他想住在哪儿就住哪儿。跟着我们住一起,好歹有口热乎饭吃。他想自己分锅自己吃就自己吃,不想做饭我愿意继续伺候他。”

宋老伯的孙子也表示,希望爷爷可以回家来住。

“爷爷毕竟年纪大了,自己住没有跟我们在一起方便。而且我们能一天三顿饭做给他吃,他自己还得开火做饭。”

而宋老伯的女儿则表示:“我爸要是不愿意跟我嫂子继续住,我愿意把我爸接过来,让他继续跟着我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老人的子女们这么孝顺,李广庭知道,这件事基本上成了。不过老爷子却十分执拗,仍然坚持自己住,最后还是在调解员的见证下,他勉强答应半个月后搬去儿子家住。

后记

其实一家人在一起,本来就没有什么矛盾,都是血缘至亲。但说到底,当有一方的思想固执,甚至想要控制整个家的时候,矛盾也就会随之产生。不过不管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其实都是为了这个家可以更好,也说不出谁对谁错。

老年人因为年代不同,思想观念也不同,会和我们年轻人产生很多思想隔阂。当然,希望年轻人多理解老人的思想,多关心他们的老年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老年人可以接受新思想,不要再用固执的老思想来生活,换位思考,多理解理解年轻人。

只要双方都能互相理解,家庭矛盾也就不会产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