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临沂市蒙阴县的天空仿佛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天气变奏。这片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的土地,在持续高温的“炙烤”下,突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原本指望丰收在望的桃农们,一夜之间陷入了困境。蜜桃被大面积砸烂,一年的努力化为泡影。那么,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究竟是谁之过?我们又该如何帮助桃农们减少损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阴县,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蜜桃种植面积高达71万亩,产量稳定在23亿斤左右,产值约70亿元。蜜桃产业不仅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更是桃农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然而,今年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天气。据桃农们反映,从过完年到现在,几乎没下过一场透雨,有雨也是下一会就草草停下,既不能灌溉果树,也无法填充蓄水池。

在这种干旱的情况下,桃农们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水来进行灌溉。有的桃农甚至需要从别人的大蓄水池中抽水,按方收费,浇灌一天下来需要几百元钱。然而,就在他们努力抗旱的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却让他们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6月12日傍晚,一场强对流天气突然降临蒙阴县。据临沂市气象台发布的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显示,部分地方将出现雷雨阵风和冰雹天气。果树上的蜜桃被冰雹砸得七零八落,散落一地。有的桃子被砸出坑洞,有的树枝被砸断,整个果园一片狼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桃农们的心情无比沉重。他们纷纷表示,这场冰雹对种植的桃子影响非常大,很多桃子都被砸坏了,无法售卖。有的桃农表示,自己种植的20亩蜜桃本来一亩能赚一万元左右,除去成本能赚个十几万块钱,但现在一年的收成全部没有了。还有的桃农表示,家里的桃子还有两三天就下树了,赶上这场冰雹,果实从树上掉落,成熟度还不够,还没上色,只能降价便宜卖了。

据当地媒体报道,有一位桃农的父亲中午还在水库边抽水抗旱,下午就遇到了鹌鹑蛋大小的冰雹。面对这样的天灾,很多人甚至坐在抽水机旁哭起来。他们辛辛苦苦一年的努力,就这样化为泡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据闪电新闻报道,受灾后第二天一早,桃农们就开始忙着对遭受雹灾的蜜桃进行挑拣、分装。雹伤果、残次果经过筛选后被放进筐内等待统一销售。同时,当地镇党委和村两委班子也积极联系收购商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搭建起雹伤果收购平台,帮助果农度过难关。

不少果品收购商也积极行动起来,打破以往只收好果的传统,扩大业务范围,在辖区范围内开展雹伤果、残次果收购工作。他们表示,虽然这些蜜桃外观受损,但品质仍然可以保证,可以通过深加工等方式进行利用。

此外,当地农业农村局和果业发展服务中心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受灾现场进行统计和评估,并制定了关于救灾的一些措施。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系相关企业,看能否在果品销售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场冰雹灾害中,保险公司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当地回应称,有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开展理赔工作,为受灾桃农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同时,一些桃农经纪人也表示“只要是果子就收”,他们积极联系销售渠道,帮助桃农们减少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场冰雹灾害给蒙阴县的蜜桃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但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各界对桃农们的关心和帮助。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都在积极行动起来为受灾桃农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让蜜桃产业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