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甘肃频道

人民网记者 王文嘉

6月13日,国新办举行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介绍。

甘肃生态符号较多,最主要的可以用“山”“水”“土”来概括。“山”即祁连山,它滋养了河西走廊的绿洲,阻挡着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的汇合和南侵;“水”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肃的黄河,在甘南玛曲县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土”即黄土高原,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甘肃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天大的事”来抓,全力绘就美丽甘肃锦绣画卷。

甘肃启动实施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节水治水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的保护和修复工程,黄河甘肃段的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了Ⅱ类标准。

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教训,建立了全域保护常态化监管监测机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指数增幅达到了10.88%。同时,甘肃近八成的国土面积纳入国家“三北”攻坚战的范围,甘肃将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阻击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并已经启动首批“三北”重点工程项目,力争到2030年,全省67%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此外,甘肃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空气清洁行动,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和水环境质量管控,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

据介绍,甘肃将持续发扬八步沙“六老汉”当代愚公精神,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让陇原大地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山川更秀美,把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让甘肃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