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红楼梦》文章花团锦簇,姑娘们各个锦心绣口。

但写粗人也有粗人的好处,尤其跟周围斯文渊雅的口吻一比,显得万红丛中一点黑。

红楼梦》写薛蟠,最有名的大概是他那四句行令:

“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钻出大马猴!”

俗到了极处,转一句“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让大家觉得他雅了起来。

最后立刻给一句“女儿乐,一根xx往里戳。”

这个起承转合,比一路写薛蟠傻到底,要有意思得多。

薛蟠还说过一段粗鄙无文的话,但在我心中,算是《红楼梦》里最有表现力,最活灵活现的一句话。

薛蟠让焙茗以贾宝玉他爹贾政之名,哄骗贾宝玉出来;贾宝玉回头要怪罪焙茗,怪焙茗提自己父亲,薛蟠开始解围了:

“好兄弟,我原为求你快些出来,就忘了忌讳这句话。改日你也哄我,说我的父亲就完了。”

——怎么描写粗人呢?看这个范例:上来就卖爹

然后是薛蟠的一段独白:

“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你说,他这四样礼可难得不难得?那鱼,猪不过贵而难得,这藕和瓜亏他怎么种出来的。我连忙孝敬了母亲,赶着给你们老太太、姨父、姨母送了些去。如今留了些,我要自己吃,恐怕折福,左思右想,除我之外,惟有你还配吃,所以特请你来。可巧唱曲儿的小么儿又才来了,我同你乐一天何如?”

这段独白短,但极精彩:

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

——一连串“这么”,实是神来之笔。哪么粗?哪么大?没说。显然薛蟠是在用手比划

整本《红楼梦》里,绝妙好辞不断,绘声绘色的本事,谁都不缺;唯独薛蟠是个傻子,不读书,没口才,只好仗着手势比划。“这么!这么!”

要写笨蛋,再没这么贴切的了。

“那鱼,猪不过贵而难得,这藕和瓜亏他怎么种出来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如现纸上。“不过贵而难得”这个“不过”,钱就不算个事了;“亏他怎么种出来”,到此为止,已经把个傻子写得很鲜明了。

再写下去,没劲了吧?

然而,转了:

“我连忙孝敬了母亲,赶着给你们老太太、姨父、姨母送了些去。”

——哎?居然还是个孝敬母亲,懂得礼仪的人?

而且“连忙”、“赶着”,不但知礼,还挺殷勤呢!

“如今留了些,我要自己吃,恐怕折福。”

——哎?居然还是个懂得惜福的人?

这一连两句,把个薛蟠又描写得眉目清秀起来。

譬如“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哟呵,个粗人还雅了起来。

然而到最后,终于还是:

“左思右想,除我之外,惟有你还配吃,所以特请你来。”

——这句话也是粗暴版的“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了。

既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却又难得心里还揣着贾宝玉,让人哑然失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短短一段话,粗鄙无比,却把薛蟠这人给画齐了:

——亲爹都能随口送掉,粗豪;没文化。

——只好靠“这么粗这么大”的比划,形容好东西,呆子。

——“不过贵而难得”,纨绔子弟。

——刚让大家觉得他没文化了,却又显出孝敬母亲,懂得礼节,还肯惜福的一面:呀,好像还有点救。

——立刻又自高自大“除我之外,惟有你还配吃”,又变了个大傻子了。

《红楼梦》有文辞委婉细致幽深的一面,也有漫画化手法的一面。薛蟠出场少,没有长篇累牍的文辞句子可以抒写胸臆;但就这么一段独白,没有评点,就能把个粗豪无文、孝母知礼、自鸣得意的大傻子一波三折地跃然纸上。

妙在这个一波三折手法:粗豪送爹没文化、孝母知礼、自高自大,比一味脸谱化写笨蛋,要好得多了。

张飞粗中有细计擒义释严颜,鲁智深一个莽和尚却细心救了不止一个女孩子,猪八戒专门有许多小聪明——最顶尖的文本,都懂得给莽撞人一点小亮点,如此人才活。比如做咸辣菜,下一点糖才提鲜。

一门心思把正面角色都夸成神,把反面角色都写成鬼,剧情需要时才忙不迭回头换脸谱,那就笨拙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