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诸城以产业链为切入点,精准配置人才链、教育链,将人才引育“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聚焦产业发展,瞄准育才方向

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和成果转化需求清单600多条,全面摸排企业技术需求、成果转化意向等各类需求120多条。成立驻诸高校与企业对话工作专班,围绕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引育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解决各链上企业人才技术突出问题,同时建立诉求快速响应和问题跟踪督办机制,推动“有诉即办”“提质增效”,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人才技术诉求3500余件。

推动职教改革,提升育才质量

依托本地高校智力资源,自主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助推产业发展的有用人才。推行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组织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参与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调整征询,审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已培育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特色品牌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3个。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组建智能制造、健康食品、建筑信息化等7个产教联盟,聘任100余名产业教授担任学科导引,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全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达到75%,每年向各产业企业输送2000多名优秀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畅通用才渠道

突出企业用才主导地位,通过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企中校”“校中企”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促教、以教助产,提升人才素质培养水平。依托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打造惠发食品、福田领航、东晓生物等现代产业学院,实体化开展产品生产、研发和产业孵化,形成“一产业学院链接一条产业链、一教育链为N家企业服务”的贯通式运营模式。成立义和车桥技师工作站、设备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数智化养殖公共实训基地等143余家“校企一体”管理实训基地,推动信得科技等6家企业获评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定向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孙甜甜 邱李树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