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潍坊诸城石桥子镇西院社区,院内高耸的烘干塔正开足马力进行烘干作业,金黄饱满的麦粒被烘干后直接进入了粮仓,一幅幅夏粮丰收的景象让西院社区党委领办的诸城耕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红发笑的合不拢嘴:“中化集团不愧是央企,种地就是专业!今年合作社一共有700亩地使用了中化服务,小麦平均亩产1300斤,与以前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增产超过20%,一亩地可以增收20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石桥子镇聚焦“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地该怎么用”三大课题,深化股份合作改革,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中化现代农业开展深入合作,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着力打造现代化农业强镇。

中化究竟有什么魔力可以让粮食种植既节本又增效,带着疑问,在石桥子镇西院社区的中化现代农业诸城技术服务中心,中化MAP山东省区潍青南区经理杨森为我们从“种”到“收”一一作了讲解。

“播种之前我们会根据用户不同地块的土壤条件检测结果,结合品种筛选数据库开展良种选择工作,选出符合当地种植条件且具备抗倒伏、产量高等优良特性的品种,每亩地至少可降低成本5块钱。同时对种子进行拌种,拌种后产出的小麦苗粗、苗壮、长势好,可以有效减少白穗等病虫害,实现增产8%—10%。播种时,我们引进了先进的雷肯萨菲尔9精量播种机,播种过程中可对土地进行镇压,压实、压平土壤起到保水保墒效果。后期,我们会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并结合小麦追肥‘氮肥后移’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技术,可提高肥料利用率30%-50%左右,实现减肥、减药、增产、增效。”杨森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今年主要以种植中化推荐的山农24、马兰1号小麦为主,与之前种植的品种相比,病虫害现象明显减少,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其中,合作社有300亩地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技术,成本更省、产量更高,下半年合作社将扩大滴灌设备建设规模,争取明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孙红发说。

据悉,围绕粮食全产业链,石桥子镇党委、镇政府配套建设了日烘干600吨的粮食烘干塔、8000吨的粮食仓储中心,今年又新上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测土配肥加工厂,大力推广“MAP智农”数字农服,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逐步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不仅要种得好,收得好,更要卖得好。“在粮食收割后,我们中化还会为有需求的种植主体联系面粉厂家和粮食收购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每斤1-2分的价格统一收购粮食。我们还致力于延长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已推动石桥子镇西楼面粉、西楼面条等农产品成功赋码,进入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熊猫指南’,市场售价比普通同类产品高50%。”杨森说。

“下步,石桥子镇将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加持下的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石桥子镇副镇长潘月杰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贾志凯 张宝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