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了焊工技术,拿了焊工证,再出去打工,工资翻番!”日前,刚参加完焊工培训班的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宋湾村村民李向泽开心地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县扛稳水质保护与经济发展重担,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为抓手,创新“四个三”就业创业服务模式,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三级”共推,压实就业创业“责任链”。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作为书记工程重抓重推,成立县就业创业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形成“三级书记抓就业、工作专班督就业、人社部门促就业”的工作格局。把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人人持证、劳务输出等工作纳入就业体系建设,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精准化落实,明确奖惩推进工作落实。

“三建”并举,开辟服务保障“直通车”。建立三级网格。开发“淅川高智就业”软件,动态发布岗位信息,组织劳务输出;构建县有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乡有就业创业服务大厅、村有就业服务站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好服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双向对接招聘平台,通过“直播带岗”、就业创业新闻发布会、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推介活动,达成就业意向1.5万余人。建立帮扶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政策咨询、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兜底帮扶等服务。2023年,累计提供就业援助2.1万人次。

“三化”联动,构筑技能提升“加油站”。提高培训精准化、推进持证全民化、塑造劳务品牌化,“三化”联动,构筑技能提升“加油站”。利用“淅川高智就业”软件精准推送培训服务信息,聚焦产业发展、就业方向和群众培训意愿,结合“豫淅电商”“渠首果农”“丹江鱼宴师傅”“淅造工匠”四大技能人才品牌,引导群众精准就业。2023年以来,实现技能培训5.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1万人、高技能人才1.2万人。

“三业”齐抓,铸造就业增收“立交桥”。大力发展伞产业、柳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食用菌、中药材等生态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聚焦脱贫户、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等就业援助。打造就业创业大街、电商创业省级孵化园、文旅创业示范产业、就业创业示范村“四个一”示范模式,为有创业意愿劳动力提供创业支持。2023年,该县成功创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2023年以来,淅川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3201人,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4.53万人。(淅川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