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战火纷飞、美国总统竞选活动白热化之际,北约领导人正在努力研究如何让北约为所有可能的结果做好准备。德国和丹麦国防部长警告说,俄罗斯可能在“五年内”攻击北约盟国。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突破,冲突可能会更快到来。到今年年底,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可能再次当选总统,他曾敦促俄罗斯领导人对“未达到支出目标”的北约成员国采取行动。此外,无论谁入主白宫,美国都将继续把资源转移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美国在欧洲的兵力态势将会减弱。唯一的问题是这种转变是逐步发生还是突然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大西洋安全建立在两大支柱之上:美国的力量和欧洲的力量。如果美国对北约的承诺出现动摇,或者在各战区之间捉襟见肘,欧洲将承担起保护欧洲大陆的重任。但到目前为止,欧洲还没有做好承担这一责任的准备。尽管欧洲各国政府一直在增加对乌克兰的防务投资和援助,但北约的一些欧洲成员国仍未达到北约的防务开支目标。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装备和弹药,这也耗尽了其自身的一些武器库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强北约的欧洲支柱显然是解决欧洲大陆安全问题的答案。25年来,美国一直不愿支持欧洲在北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即使华盛顿敦促其欧洲盟国增加国防开支,美国领导人也不愿交出跨大西洋安全的控制权。现在是改变这种心态的时候了。当盟国领导人7月在华盛顿举行北约成立75周年峰会时,他们应该承诺加强欧洲防务。欧洲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来提高其军事能力和战斗力,并更好地协调各个国家的努力。美国必须鼓励这种转变,而不是阻碍它,欧盟也应该提供帮助。如果北约没有更强大的欧洲支柱,俄罗斯将继续威胁跨大西洋安全,而美国将无法集中资源对付其他敌人。

第二支柱还是第五纵队?

第二支柱还是第五纵队?

人们通常认为北约是依靠美国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对集体安全的承诺首先出现在欧洲。1948年,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和英国签署了包含共同防御条款的《布鲁塞尔条约》。该条约使持怀疑态度的美国国会相信,欧洲国家将是新兴冷战中的忠实防务伙伴,美国也同意在次年成立北约。

在整个冷战期间,欧洲确实依赖于美国的安全保证。但在苏联解体后,一些迹象表明欧洲可能会在自身防务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北约1991年的战略构想和1992年成立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等文件中都有关于欧洲承担新的防务责任以加强“大西洋联盟的欧洲支柱”的表述。然而在实践中,随着苏联的消失,欧洲放松了警惕。欧洲各国的平均国防开支从冷战时期占GDP的3%以上降至1995年的1.6%。20世纪90年代的巴尔干战争暴露了欧洲力量的衰退。当北约进行干预时,美军承担了大部分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尔干的经历促使欧盟内部发生了变化。1998年,法国和英国签署了《圣马洛宣言》,首次承诺制定共同的欧洲防务战略,旨在为欧盟军事力量奠定基础。但尽管美国官员在巴尔干危机期间曾对欧洲安全能力不足表示过不满,但华盛顿更担心的是,一个日益自治的欧洲会削弱美国在北约中的权威,并威胁到联盟的凝聚力。美国坚持认为,欧盟不能采取重复北约资源、使欧洲防务与北约脱钩或歧视非欧盟北约成员国的政策,即“三D”政策。欧洲支柱的说法逐渐过时,欧盟为提高防务能力所做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今天,欧洲支柱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回避的问题。北约内部强大的欧洲不会将北约一分为二,也不会要求北约将集体防御的责任移交给欧盟。俄乌战争表明,这两个机构以至关重要的互补方式确保欧洲的安全。只有欧盟才能拥有大规模的集体金融和工业影响力。欧盟机构是基辅迄今为止最大的捐助方,欧盟还帮助成员国向乌克兰运送国防设备。只有北约才能组织欧洲防务,北约的威慑力以“攻击一个成员国就是攻击所有成员国”的承诺为后盾,使盟国可以支持乌克兰而不必担心俄罗斯的报复。此外,欧洲支柱还包括不属于欧盟的北约成员国,如挪威、土耳其和英国。

北约的欧洲支柱应被视为欧洲人为加强欧洲防务所做努力的总和,无论哪个机构都功不可没。北约、欧盟、双边合作和其他灵活的伙伴关系所推动的举措都能加强这一支柱。

多花钱,花好钱

多花钱,花好钱

第一步是欧洲国家增加国防开支,在这一领域,欧洲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2014年,只有希腊、英国和美国的国防开支至少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而现在有18个北约成员国达到了这一标准。有些国家甚至超过了这一目标:波兰的国防开支占到4%,波罗的海三国的国防开支各占3%左右。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今年在国防上的总投资将达到3800亿美元,欧洲在援助乌克兰方面的支出也远远超过了美国。然而,一些欧洲盟国尚未达到北约的防务投资目标,而且欧洲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已经耗尽了自己的武器库存。与此同时,俄罗斯目前的军费开支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5%,占政府开支的三分之一。

由于欧洲的经济规模远大于俄罗斯,因此欧洲国家并不需要达到其7.5%的开支比例,但它们确实需要加强并同意一个新的开支目标。2%的目标是在1999年制定的,当时北约还没有在其边界上面对一个叛逆的俄罗斯。盟国现在应该承诺一个更大胆的目标,比如到2030年将至少2.5%的GDP用于国防开支。这个数字与冷战时期欧洲国家的开支相当,并且与当今的威胁相称。目前只有五个北约成员国达到了这个标准。北约还应该提出一种评估成员国贡献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考虑国防预算,还考虑战斗力和能力。北约可以像信贷机构一样,通过考虑支出目标、战斗力和能力对各国进行评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防投资总额并不是欧洲唯一的问题。许多国家未能在采购方面进行协调,导致能力上的差距,增加了对美国的依赖。北约欧洲成员国必须调整支出以弥补其最严重的不足,即在防空和导弹防御、远程武器、监视、战略运输、空中加油和压制敌方防空方面的不足。从长远来看,它们应投资于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自主系统、网络技术、太空技术、高超音速技术和反隐身技术,以保持对俄罗斯的质量优势。欧盟拥有协助这些努力的资源和机制,可通过欧洲防务基金(European Defence Fund)和欧洲防务工业发展计划(European Defen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gramme)等项目提供资金。欧盟成员国还在考虑发行“欧洲防务债券”,为能力差距投资提供资金,并设立新的防务专员来协调金融和工业举措。

欧洲目前对美国的依赖是不可持续的。

欧洲国家还必须能够为北约战斗部队做出更大贡献。2022年6月,北约宣布将把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的部队人数增加七倍,这意味着理论上在不到30天的通知时间内就可以派遣30万名士兵。但在过去十年中,由于投资不足以及征兵和留用问题,欧洲盟国的部队规模和库存一直保持不变或有所缩减。为确保北约仍能派遣足够的部队,盟国应调整其防务计划,以组建北约在去年维尔纽斯峰会上商定的新威慑和防务地区计划所需的部队。自冷战以来,盟国首次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国家实力制定了具体的部队组建目标,如波兰快速增长的陆军和英国强大的空中和海上能力。但盟国仍有责任实现这些目标。在北约范围内统一各国的预备役部队和征兵制度也将有助于增加人员,但由于盟国在这一问题上意见不一,因此会引起争议。北约还应为欧洲部队必须接替前往其他战区的美军做好准备,这就要求华盛顿对欧洲盟国更加开放,说明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计划会如何改变美国在欧洲的兵力态势。

协调国防生产

协调国防生产

欧洲成员国也需要更好地协调其国防生产。多年来,趋势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在欧盟国家中,合作防务采购占总采购量的比例从2016年的21%下降到2020年的11%。欧盟目前正试图扭转这一趋势,通过《欧洲国防工业战略》为欧盟内部的合作采购以及国防装备的生产和贸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北约领导人在2012年芝加哥峰会上发表了专门宣言,要打造“新的合作文化”,从而通过“智能防务”倡议开展更多合作。该计划由时任秘书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领导,旨在通过合作提高盟国防务效率。当时,盟国几乎没有合作的动力。而现在,考虑到俄罗斯的倒行逆施和北约的复兴,它们有了合作的动力。

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加强国防政策的高层协调也是明智之举,尤其是在美国撤军的情况下。在冷战时期,十国“欧洲集团”发挥了这一作用,非正式地协调欧洲盟国加强共同防御的努力。如今,精简后的欧元集团可以由三个军事能力最强的欧洲国家——法国、德国和英国——领导。这三个国家可以引入波兰和意大利,以整合东欧和南欧的观点。定期的部长级磋商将确保欧洲各国首都在威慑、防务、能力投资和工业能力等关键问题上保持一致。

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让人们认识到,跨大西洋联盟面临的真正风险是一个虚弱的欧洲,而不是一个强大的欧洲。北约、欧盟和更小的集团在支持乌克兰和欧洲自身防务方面找到了有机的分工,从而推翻了华盛顿的担忧,即欧洲自治的步骤最终会取代北约的职能或在联盟内部制造楔子。

欧盟目前在加强北约的欧洲支柱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两个组织有23个共同成员国,并受“单一军种”原则的约束,这意味着23个共同成员国的军队可平等地为欧盟和北约所用。规模较小的联盟也能发挥作用,如联合远征军(英国领导的由11个国家组成的联盟,负责在北部海域巡逻),或欧洲天盾(德国领导的倡议,由21个欧洲国家联合开发防空系统)。这些团体都有助于建立共同的战略文化,使欧洲军队更具互操作性,并提高部队的整体战备状态。当欧洲部队能够执行自己的任务以加强欧洲安全时,当欧洲不同国家的部队已经为在北约内部作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单位开展工作做好准备时,北约就会从中受益。

即将在华盛顿召开的北约峰会应该是一个清算的时刻。欧洲目前对美国的依赖是不可持续的,美国将注意力和资源转移到其他地方而欧洲必须自力更生的未来不利于跨大西洋安全。加强欧洲在北约内部的贡献是抵御政治不确定性、使北约牢牢扎根于欧洲安全架构的最佳途径。欧洲必须在这一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国必须给予鼓励。美国政府同意在乔·拜登6月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通过的法美路线图中提及“欧洲支柱”,这似乎表明这一想法正在华盛顿取得进展。毕竟,一个强大的欧洲支柱意味着一个更强大的北约和一个更安全的世界。

访问期间通过的法美路线图中提及"欧洲支柱",这似乎表明这一想法正在华盛顿取得进展。毕竟,一个强大的欧洲支柱意味着一个更强大的北约和一个更安全的世界。

作者简介:马蒂厄·德罗因(MATHIEU DROIN)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欧洲、俄罗斯和欧亚项目的访问学者。
肖恩·莫纳汉(SEAN MONAGHAN)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欧洲、俄罗斯和欧亚项目的访问学者。
吉姆·托森德(JIM TOWNSEND)是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兼职高级研究员。2009年至2017年,他担任美国国防部负责欧洲和北约政策的副助理部长。
文章信源: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务)
信源简介:《Foreign Affairs》是一本在国际关系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美国杂志,由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出版。该杂志成立于1922年,旨在提供深入分析和对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的讨论。以其严肃的学术性和高质量的文章著称,内容涵盖国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外交政策、全球安全、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和全球治理等。其不仅是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阅读材料,也吸引了广泛的公众读者群体。它定期邀请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学者、专家和记者撰写文章,为读者提供不同角度的深度分析和见解。由于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影响力,《Foreign Affairs》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
信源评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