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解放军军演的全向围岛进逼力度不断加大,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又动起了歪脑筋。

据环球网报道,14日台媒《联合报》透露,日前台空军司令部向台立法机构提交报告,称台军方于去年通过所谓的“在美代表”和“法国军协组”,联络美法军工企业商讨采购空中加油机等事宜,但“目前所获信息有限,尚无法形成可行方案。”

台空军声称,购买空中加油机旨在“延伸台军战机滞空能力、缩短反应时间”,因为近些年解放军军机绕台飞行力度和频率不断提升,如果有空中加油机的协助,可进一步扩大台军战机的防御范围。

运油-20给歼-20、歼16等战机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油-20给歼-20、歼16等战机加油

顾名思义,空中加油机的主要用途是提高战机在空巡航时间,维持有效空战能力。目前外界对解放军空中加油机数量预估为20到30架,主要型号包括伊尔-78、轰油-6和运油-20等等。

至于对岸台军,早在21世纪初就试图谋求获得空中加油能力,2007年台军方曾向美国表达过购买4架加油机的意愿,但未能成行。

从当年岛内研究来看,彼时的台军方还是相当有野心的,即试图通过空中加油使台军战机获得“主动进攻、先发制人”能力,一旦拥有空中加油机支援,台军“幻影-2000”等战机的作战区域就可以将大陆内陆城市涵盖在内,并以第三地当成“跳板”,使用迂回战术实施突袭。

参加航展的运油-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航展的运油-20

台军那个现在看起来像笑话一样的“轰炸三峡大坝”主意,就是在当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流行”起来的。2002年台军方公开将“决战域外”写入其白皮书中,哪怕到了今天,依然能从媒体报道中查到当年台空军的嚣张气焰,妄称“如果台湾能获得空中加油机,那么轰炸三峡大坝的台军飞行员就能活着返回。”

然而,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从21世纪初至今,两岸军事实力,特别是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逆转,随着解放军歼-20、歼-16和空警-500等新型军机相继服役,台空军那套“决战域外”、“轰炸三峡大坝”理论越来越像个笑话。

台军当年还真想过炸三峡大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军当年还真想过炸三峡大坝

2021年岛内再度有声音提议购买空中加油机对抗解放军时,美国媒体就先泼了一盆冷水:台湾海峡最窄处只有130公里,这几乎是解放军战机“一脚油门”的距离,如今台军战机连所谓的“海峡中线”都飞不过去,甚至只要一起飞就能“碰到”解放军战机。

即使不提空中加油机昂贵的引进费用和维护成本,美国媒体也实在想不出台当局购买它有什么用,毕竟“如果一架作战半径只有600公里的战机,只需要飞300公里就能到达作战区域,那么空中加油机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事实上,空中加油机对台空军还是有点“作用”的。岛内智库“防务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曾提出过这么一种作战设想,即利用空中加油机提升台空军对巴士海峡和第一岛链的投射能力。

台军F-16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军F-16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尽管这个设想的本意是谋求与美日势力勾结“以武拒统”,但如果反过来看,这未尝不是“台独”分裂势力在地动山摇之际逃往菲律宾和日本的路线,就像岛内分析所说,只要有2到3架空中加油机支援,台军飞机的“作战半径”就可以从台岛东部扩大到西太平洋。

不过,即使假设台空军能买到或租借到空中加油机,这些特种飞机如何在解放军“第一击”下存活,还是个问题,之前台军退将帅化民就曾嘲讽过台空军买加油机的想法纯粹是“赶时髦”:解放军第一轮远程火力就能摧毁台军机场跑道,到时候那些加油机只能“躲”在山洞机库内无法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