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1年,“瓦良格号”在来到中国的路上遭遇重重阻碍,当时无人敢帮中国说一句话,可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希腊顶着巨大压力,力挺中国,帮助中国让“瓦良格号”最终顺利抵达大连港。

这份恩情牢牢记在了中国心里,8年后,中国就用实际行动,给了希腊最好的回报,更是让无数国家羡慕不已。到底是什么样的“回报”,能让全球都羡慕嫉妒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良格”回家记:谁是幕后英雄?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世界贸易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是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中国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保障,经济发展可能随时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上贸易日益繁忙,维护海洋权益就成了当时刻不容缓的任务。回望历史,西方列强正是凭借着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留下了百年屈辱的伤疤。“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国防实力,也为了不落后于人,中国方面就计划着发展自己的航母。

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虽然经济发展势头如日中天,国防实力与世界强国相比,可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想要拥有自己的航母,在当时看来,更像是一个大胆却又遥不可及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上的壁垒就难以逾越。航母被誉为“海上霸主”,集成了造船,航空,电子很多高精尖技术,复杂程度远超一般人想象。那时的中国,想要独立建造一艘航母,无疑是“难于上青天”。

而且建造航母,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后期的维护,运营更是个“无底洞”。当时的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在不断攀升,但人均GDP仍然很低,如果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航母建设中,肯定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投入。

面对当时的多重挑战,中国发展航母的道路一度受挫。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时候,“瓦良格号”出现了,这是一艘前苏联未完工的航母,虽然还是“半成品”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及时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瓦良格”号,这艘差点成为“海上霸主”的巨舰,怎么就落得个“半成品”的下场?还被人像甩卖一样急着出手了呢?这事还得从苏联说起。

当年美苏争霸,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谁。苏联为了跟美国在海上“掰手腕”,斥巨资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瓦良格号”就是其中之一。

可谁曾想,苏联这艘“巨轮”还没来得及扬帆起航,自己先“翻船”了。1991年苏联解体,“瓦良格号”的命运也随之急转直下。本来按照计划,“瓦良格号”是要成为苏联海军的“王牌”,可苏联都没了,还要“王牌”干什么。

而且“瓦良格号”建造它的时候就花了不少钱,现在要把它“养活”,那更是个天文数字。新生的俄罗斯,自己都穷得叮当响,哪还有闲钱去伺候这个“大块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瓦良格”号就成了“烫手山芋”,谁都不想要。这时候乌克兰站了出来。为什么?因为“瓦良格号”当时正停在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里,这“烫手山芋”就落到了乌克兰手里。

可乌克兰也不傻,自己本来就穷,哪养得起这“金疙瘩”?就算能养得起,也没啥用自己又不缺航母。

思来想去,乌克兰决定:卖!

就这样“瓦良格号”,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等待着它的“买家”。

虽然对别的国家来说是个负担,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二话不说,中国就出手买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谁曾想,这“买”航母容易,“运”航母难!美国一看中国要搞航母,那还得了,各种施压阻挠,恨不得把“瓦良格”号永远困在黑海。土耳其甚至直接把“瓦良格”号扣在了自家门口,一扣就是一年多,理由是“安全威胁”。

中国眼看着“瓦良格”号近在咫尺,却只能干着急。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国家站了出来,它就是希腊。

希腊作为一个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欧洲国家,为什么要帮中国?其实在希腊这片古老的土地,曾孕育出灿烂的文明,更是知道“投桃报李”的处世之道。

早在1995年,中国货轮“银河号”在印度洋上遭遇无理拦截和搜查时,正是希腊船长冒着巨大压力,向中国船员提供了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更重要的是,希腊和中国一样,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希望世界和平稳定。

希腊顶住美国的压力,为“瓦良格”号提供了担保,还派出了军舰护航,一路护送它穿过了土耳其海峡。

2002年3月,“瓦良格”号终于抵达了中国大连港。当时中国人民的心情十分激动。

经过几年的改造,“瓦良格”号涅槃重生,化身为“辽宁舰”,正式加入了中国海军。从此中国海军拥有了自己的航母,迈向了深蓝。

希腊“破产”记:中国出手相助

时间转眼来到了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肆虐,欧元区也未能幸免,其中受创最严重的,就是希腊。这个国家此时经济已经瘫痪,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国家感觉都要倒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传到遥远的东方,中国人民的心也被牵动了。这份牵挂,不仅仅是因为中希两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更因为当年“瓦良格”号事件中,希腊人民顶住压力,仗义出手,这份恩情,中国人一直铭记于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给希腊提供了巨额贷款,帮助希腊政府缓解了燃眉之急。但这只是“救急”之举,要让希腊真正走出困境,还得靠“造血”。

于是中国企业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带着资金和技术,奔赴希腊,参与到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一时间希腊的大地上,处处可见中国企业的身影。

最引人瞩目的项目,应该就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对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收购和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约10公里处,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也是地中海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但是在金融危机前,比雷埃夫斯港因为管理不善,基础设施老化,效率低下,一度沦为“欧洲最落后港口”之一,甚至被戏称为“睡狮港”。

2010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希腊方面签署协议,获得了比雷埃夫斯港2号码头和3号码头的特许经营权。中方接手后,立即投入巨资,对港口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还购置了先进的设备,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短短几年时间,比雷埃夫斯港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码头泊位增加了一倍多,吞吐量增长了数倍,效率更是提升了数倍。曾经的“睡狮港”,终于在中方的帮助下,终于苏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雷埃夫斯港的“重生”,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希腊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比雷埃夫斯港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门户,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落地生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典范。

险些“破产”的希腊因为中国的出手相助,最终改写了结局。这样的回报方式也是让全世界都羡慕不已。

中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不存在!

这些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中希两国的关系却始终稳如泰山。为什么?因为咱们之间有“真感情”!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就曾多次公开表示,希腊坚定支持中国的发展,谁要是敢散布“中国威胁论”,希腊第一个不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希两国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合作,从港口建设到能源开发,从文化交流到科技创新,合作成果那是相当的丰硕。

中希友谊之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就是因为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都是保持着互利互惠的原则。

这世界上的事儿,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中希友谊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有些专家,就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总觉得中国发展起来了,就会变成什么“威胁”。于是总有人开始挑拨离间,想让中希两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但是希腊人民不傻,他们心里跟明镜一样,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清楚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些年,中国是真的没少帮希腊。除了经济上的支持,中国还积极参与希腊的文化保护和传承项目。就拿2004年雅典奥运会来说,中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腊人民也投桃报李,对中国文化充满了热情。越来越多的希腊年轻人开始学习中文,喜欢上了中国美食,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充满了好奇。

中希两国虽然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相隔万里,却能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靠的就是真诚和信任。

结语

谁说国际社会就一定是“丛林法则”,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中希之间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就证明了:真诚信任,互利共赢,才是国际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0122《“瓦良格”号如何来到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