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示范区亮出最新“成绩单”:88项制度创新成果引领地方经贸合作全面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上合示范区亮出最新“成绩单”:88项制度创新成果引领地方经贸合作全面突破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4日讯 6月14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六年来上合示范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情况。

坚持互联互通,建设“四港联动”的区域物流中心

依托“海陆空铁”交通枢纽优势,大力畅通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积极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的“出海口”。物流枢纽加速构建,规划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获联合国批准国际港口代码“CNJZH”,获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中欧班列加快发展,开通32条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3个、城市54个,在全国首开中俄双向冷链、冷鲜蔬菜等10余条特色班列,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200多列,带动青岛市跃居中欧班列全国前十城市、中亚班列前三城市。

多维通道互补畅通,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开通261条定期航线,通达146个国内国际航点;青岛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通42条海运航线,海铁联运箱量连年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常态化运行国际公路运输通道“中俄专线”。

坚持互惠互利,建设开放便利的现代贸易中心

六年来,上合示范区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累计完成213.4亿元,年均增长77%。贸易主体不断集聚,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的实施办法》等鼓励政策,累计集聚厦门象屿、奇瑞汽车等2000多家贸易主体。

贸易平台精准搭建,设立全省首个空港型综保区—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设运行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三大专区之一,集聚上线企业约1.1万家,完成申报金额1000多亿元。建成投用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围绕能源交易、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服务三大主线,上线原油、燃料油等6大交易品种,交易额达1700亿元。

贸易模式创新突破,发展“新三样”出口业务,2023年出口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二手车3000余辆,是2022年的4.5倍。推进建设“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2023年实现电商贸易额10亿元。

坚持互促互进,建设企业聚集的双向投资合作中心

聚焦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积极拓展与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截至目前,已引进13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2700多亿元。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上合航天产业园等总投资过百亿元、50亿元的龙头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带动青岛市企业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投资项目232个,累计投资额达到35.2亿美元。

强化金融赋能,集聚山东港信期货公司、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等75家金融机构,揭牌设立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2023年与上合组织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1041亿元,同比增长2.3倍。加强科技创新,规划建设上合科创综服基地,揭牌启用上合技术转移中心、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落地Handle技术应用标准联合实验中心、上合跨境通信数据创新中心等20余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深化农业合作,联合乌兹别克斯坦工商会等30余家中外商协会、企业发起成立上合农业产业发展联盟,落地乌兹别克斯坦数字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璐印巴基斯坦辣椒生产种植基地等合作项目。

坚持互学互鉴,建设多元融合的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

开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法律服务等多形式、深层次的人文交流互动,促进民心相融相通。培育经贸人才,建设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可同期驻训700人、培训近3000人。截至目前,已举办经贸、扶贫培训200个班次,培训1.5万余人次。

增强文化交流,建成启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分国别集中展示上合组织国家文化特色,建成集会议会展、商品展销、商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首个上合组织国家文化体验基地”。

优化法律服务,建设启用上合法智谷,线上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已注册用户8120个;线下入驻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5家,同时与25家律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涉外法律学术研究、经贸合作赋能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

深化旅游合作,推动青岛市与俄罗斯莫斯科市、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等7个上合组织国家的11个城市和地区签署《上合组织国家旅游城市合作机制倡议》。

上合示范区正逐渐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上合文化元素集中展示区、经贸资源要素交汇区、重要活动承载区,实现了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示范带动成效明显。在强化上合地方经贸合作上积极探索,搭建了上合经贸综服平台、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10大平台载体,争取上合组织技术性贸研基地等10项国家级试点落地,在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上走在了前列,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青岛贡献”。2023年,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1200亿元,是2018年的3倍,年均增长27%。上合组织秘书长张明称赞,“上合示范区用开放凝聚了上合力量,有力促进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

创新引领作用显现。改革探索88项制度创新成果,20余项创新案例获国家部委简报刊发或入选优秀案例,工作经验连续两年在中央改革办《改革工作简报》刊发。首创实施“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上合码”企业征信标识等创新业务,6项创新案例入选“中国+中亚”产业与投资合作优秀成果,1项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上合贸易指数创新案例入选中国服务实践案例,多式联运单证创新成果入选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公共产品属性增强。与20个国际口岸城市建立合作关系,与40个园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产业园区联盟,新增12个上合组织国家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国际影响显著提升。先后承办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等重大国际性活动400余场,累计接待上合组织国家19位驻华大使、236位驻华使节。上合示范区已成为接洽上合各国朋友的国家客厅,展现国家对外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展示青岛国际开放城市的靓丽名片,得到各个方面的一致肯定认可,国际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张磊 青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