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北的天气,截然不同,原本在南方应该是大梅雨时节,出现大面积的降雨,甚至会形成涝灾,但是这种情况却没有发生,北方原本这个时候,应该比较的舒服,但是今年北方天气却出现了极端的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 日河北热黑上热搜,12 日 42 度超高温进不了全国高温榜前十,榜单最低温 42.2 度,北方地区占前十,河北占七席,新疆占三席。如此的高温,让很多猝不及防,尤其是种粮大省河南,更是突破了历史数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高温被专家称为今年最严重一次,超 40 度地区超 70 万平方公里,河北等多地严峻,南方因降雨温度未突破 35 度,但是据天气预报显示,下旬会赶上。如此的高温天气,也不得不让人们担忧,是否会出现大面积极端灾害,若继续恶化农业大省或将有重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北方大部分地方都在出现“干旱”天气的时候,有一句农谚,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欣慰的解释,说五月旱不算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甚至还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的说法。

为啥说五月旱不算旱?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农历的五月,庄稼生长处于小苗阶段,有一点旱不是什么坏事,由于干旱,会促使小苗的根向下生长,这对于庄稼后期生长是有好处的,深扎根有利于汲取土壤中的养分,也可以增强庄稼的抗倒伏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一句说的是农历六月,正值“入伏”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农作物“拔节”“分枝”快速生长期,需要气温高,多降雨,因此就有了“六月连雨吃饱饭”之说。所以在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多下一些雨,那么就会有利于作物的一个生长。

其次,农谚还有提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意思就是在农历的五月,出现干旱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事情,一般来讲,都不会超过农历的五月十三。正所谓“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白一点来讲,就是农历的五月十三,多数时候会带来降雨,这里地里的旱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让我们可以放松心态,不要过于的焦急。之所以流传着这个谚语,是因为按照民间的说法,这天是“关公诞”,是个“雨节”。

老话说“五月十三,关公磨刀雨”,传说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的日子,这天会出现降雨,而且关于这天的气象谚语还有很多,比如说:“五月十三磨刀雨,六月初六晒龙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根据多年对五月十三的观察发现,五月十三下雨的概率会比较大,它也预兆着接下来的五月雨水会比较多,到了六月天气转晴,有利夏季庄稼生长,提高粮食产量。

当然这个只是古人的一个预兆,具体北方的旱情会不会得到缓解,以及五月十三会不会带来降雨,我们都要做好防旱的准备,尤其是地里的庄稼,要注意灌溉,如果持续多天没有雨,反而是高温的话,那么就要做好人工降雨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