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新技术发展给法律带来哪些挑战、数字法治时代视角下复合型法治人才如何培养……6月14日、15日,“数字法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举办。来自全国22家司法职业院校的100多名领导、专家和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数字法治建设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法治职业教育新发展

研讨会上,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朱光好表示,科技革命和智慧司法正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加速迭代,为法治建设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法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数字技术与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同时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和学习型社会构建开辟了广阔空间。

在校长论坛环节,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传玺表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连接最为紧密,对市场需求最为敏感。职校生应具备基本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和数字工作能力,并不需要系统掌握某个岗位所需的全部技能。职业院校学生掌握知识的原则是“必要,够用”,重点是会运用数字技术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相应地,职业院校要以“按需学习”理念来细化教学目标。据他介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已按照“硬件建设是基础,服务教学是方向,数智治理是关键,师生素养是保障”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对接职业教育“五金”建设中的金专(专业)、金师(师资)、金课(课程)、金地(实践基地),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川分析了司法类专业学生数字能力培养路径;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连涛聚焦数字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享了自己的独特思考;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政委金博围绕以再造为核心、创新推进新“双高”建设介绍了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新“双高”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海南开放大学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朱绵茂分享了自己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金箴介绍了依法治疆方略下新疆司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丽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做法。

热议数字素养与专业建设

在主题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数字法治建设理论研究以及数字素养与专业建设进行研讨。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傅溢讲师、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王桂玲副教授、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信息媒体学院副院长毋建军副教授、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刘梦萍讲师、武汉警官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陈雪松副教授、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王荣副教授分别就离线权的逻辑自洽与实现路径、共享金融风险管控机制的创新构建、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法律挑战及应对策略、司法大数据背景下司法数据的法律性质与司法数据权利属性分析、人工智能在政法系统“数字法治”中应用与实践探索、“元宇宙”理念下罪犯教育改造“数字人—小新”的设计与实现等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数字素养与专业建设研讨环节,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应用法律学院院长王淑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高林、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主任谢祥为、安徽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刘靖华、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朱敏、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杨荣智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法治、数字时代检察事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索、教师的数字素养与课程建设、司法职业院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双高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研讨。

现场为获奖教师颁奖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系在“数字法治建设”主题征文活动的基础上举办。2024年1月,在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联合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共同主办了“数字法治建设”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国政法、司法、检察职业院校征稿,活动得到了各院校的大力支持与热烈响应。经过严格的初审、复审、终审程序,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本次研讨会对获奖教师进行了颁奖。

本次研讨会由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主办,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华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慧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