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2019年,杨善洲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在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杨善洲长期关注保山热区发展,推动热区产业结构调整,为保山小粒咖啡依托科技进步的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保山咖啡誉满全国香飘世界,成为保山走向全国和世界的闪光名片。抚今追昔,即日起云南网策划推出“杨善洲与保山小粒咖啡”系列文章。

1976年的保山地区,百业萧条,百废待兴。农业生产五年两减产,风调雨顺时小增产,遇到自然灾害大减产,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同年5月29日,保山地区龙陵县接连发生7.3级和7.4级两次强烈地震,天灾加人祸,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杨善洲是党的群众路线模范运用执行的楷模。1976年底,杨善洲带着杨兆华到潞江芒宽公社调研热区经济作物生产情况,在新光大队红光生产队经过一户农家院子时,看到农户在自留地、院子和房前屋后都整齐地种着咖啡。咖啡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枝头上挂满了鲜红的咖啡果。杨善洲便让杨兆华进屋询问,了解户主每年种植咖啡所得的收入。当时正好户主朱自祥在家,得到许可后,杨善洲微笑着走进了朱自祥家,并对其利用自留地、院场和房前屋后空地种植咖啡,增加收入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然而,由于当时农村限制社员在自留地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家庭副业,朱自祥因种咖啡收入增加,盖了一栋楼房,被撤了生产队长的职务。因此,当被问及种咖啡的年收入时,朱自祥心有余悸,面露难色的他吞吞吐吐地说:“每年收入一千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杨善洲到朱自祥家调研的工作笔记

从朱自祥家出来后,杨善洲对随行公社负责人说:“他家的咖啡长势那么好,一家6口人有5个劳动力,一年全家工分17404分,每分可分多少钱,自己在房前屋后种植咖啡400棵,交给供销社465斤,收入1134.5元,养猪一头95元,这几项加起来都一千多元了。我想他家的年收入应该不止一千多,你们公社干部要配合杨兆华下去好好了解,实事求是把村里每户的咖啡种植面积、年收入等,认真调查清楚,写份材料交给我。”而后,杨兆华和芒宽公社革委会主任高绍义、副主任傅继祖等人,按杨善洲要求将全村每户自留地、院场和房前屋后空地种植的咖啡面积与数量,作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并到村里收购咖啡豆的供销社收购点找来全村出售的咖啡豆账本,对每户出售咖啡豆日期、数量、收入金额作了详细登记,形成调查报告。当看到朱自祥家每年出售咖啡收入2000多元,全村平均每户年收入近1000元的调查报告时,杨善洲高兴地说:“如果保山的热区,每户每年都增加这么多收入,群众的日子就好过了。”事后,杨善洲将此调查报告以地委《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全区下发通报。

1977年2月,杨善洲被任命为保山地委书记。为了改变热区拥有资源优势,端着“金饭碗”过穷日子的状况,促进小粒咖啡生产发展,杨善洲亲自带队,组织有关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对保山怒江、澜沧江、龙川江、枯柯河和勐波罗河流域亚热带地区,主要种植的甘蔗、棉花、咖啡、胡椒、水果和反季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作了专题调研。

龙陵县木城公社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有20多公里,是流经保山的怒江流出国境、全区海拔最低(535米)的地方,也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公社。为促进木城公社咖啡生产发展,杨善洲带着祝正光、杨兆华、龙陵县县长杨泽林等一行七人,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今芒市)步行进入木城公社。在亚热带山谷中行走,炎热高温无风,人人汗流浃背,衬衣都被汗水浸湿,途中还有人中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委行署班子到热区召开小粒咖啡现场工作会

到达木城公社后,杨善洲一行到花椒树等各大队、生产队走访,分别召开公社、大队、生产队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发展生产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要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学习芒宽公社红光大队经验,生产队集体和社员个人大力发展咖啡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

在木城公社吃饭时,公社干部用当地种植的稻米煮锣锅饭招待杨善洲,碗中米饭细滑如凝脂、清香四溢。杨善洲端起饭碗,在鼻子下慢慢闻了闻香味,扒了一口饭吃下去说:“这稻米饭好吃,是什么水稻品种?”公社干部回答道:“这是当地祖传的水稻老品种,叫‘五磅十八箩’。”“这个水稻品种要好好保留,培育复壮,将来可能是一个优质米良种。”杨善洲说。结束在木城公社四天的调研,杨善洲一行准备从木城公社花椒树大队返回龙陵县平达公社时,杨善洲提醒杨兆华,“记好时间,我们今天走几个小时到平达公社。”返回途中,杨兆华认真记录,除去中途吃饭休息的时间,当天他们翻山越岭在路上足足走了八个小时。

甘蔗是热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也是生产队集体和社员年终现金分配的支柱。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队为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种植的甘蔗面积都超过了公社、大队下达的计划面积任务,甚至毁林开荒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山坡上种甘蔗。然而,当时保山地区的白糖厂建设滞后,与大面积种植的甘蔗产量不配套。每年国营机榨白糖厂开工后,工人需24小时三班轮流上岗,榨糖机昼夜不停,超负荷生产。直到翌年2月甘蔗开花时,都无法完成甘蔗主产区的榨糖任务。甘蔗开了花,水分和含糖量都会降低,不仅影响糖厂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到当年发芽生长和甘蔗亩产量。

为解决甘蔗产量多加工难的问题,热区小机榨和土榨作坊应运而生。小作坊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甘蔗出糖率低,蔗渣也不能综合利用来生产酒精和酿酒,造成生产成本高,但经济效益低的局面。

冬季热区的夜晚万里无云,蜿蜒的公路边上,星罗棋布的作坊彻夜都在制作红糖。榨糖小作坊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熊熊燃烧的炉火,映红了整个夜空。站在远处的山坡上看,宛如一条条火红飞舞的巨龙。山下,运送甘蔗的农用车、手扶拖拉机,驮运柴火的马帮,作坊工人和卖各种冷饮、小吃的摊贩……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机器的轰鸣声,人喊马嘶不绝于耳,比乡镇集市都热闹。小土榨和小机榨作坊熬制红糖需要大量的木柴作燃料,再加上热区生活的万家炊烟,给热区脆弱的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大片集体森林、小山头林木被砍伐,有的小山包甚至被“剃成光头”。芒宽、敢顶公社为了获取木柴燃料,人们的砍伐直接达到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半山腰。大面积种植甘蔗,还使得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种植两相矛盾。甘蔗种植面积大,不能轮作,土壤有机质下降,沙化严重,病虫危害加重。随之而来的是土地单产低,经济效益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棉花是保山热区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经济作物,当时省里每年都会下达3-4万亩棉花种植的生产指令性任务,主要种植在潞江坝、道街、罗明、柯街、弯甸、旧城、勐兴等地,保山种植的是陆地棉短绒品种。棉花要求种植在有灌溉排水、土壤肥沃的田和梯田上。由于保山种植棉花的热区四季高温,冬天不会降雪,危害棉花的病虫既不冬眠停止生长,又不会被冻死,冬天可在植物宿主上继续生长繁殖,与新疆和北方棉花主产区相比,这里的病害虫一年能多生长繁殖好几代。春暖花开,保山的棉花播种生长时,病害虫本身存在的基数大,加之湿热的棉田小环境,助长了病害虫的疯狂繁殖,导致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十分繁重,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高残留对人畜有害的剧毒农药喷洒。棉花开花结蕾时,也是棉铃虫生长繁殖最快、危害最严重之时,为了有效防治棉铃虫等害虫,避免结蕾无收,每隔15天左右就要喷洒一次农药。远远地路过棉田,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在种植棉花的田边地角,随处可见高高的农药瓶堆。这些对人畜有害的农药大剂量喷洒施用后,不但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每年种棉区都会发生几起人畜中毒伤亡的事件。棉花生产费工、费时,农药化肥使用成本高,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在调查座谈中,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种棉花扣除农药、化肥等成本,除了锅巴没有饭”。

保山种植的陆地棉短绒品种,工业生产纺纱支数低,经济效益低,纺织厂不愿意采购加工,云南本土有的纺织厂宁愿长途运输花高价从新疆购买长绒棉,也不用运距短、价格便宜的保山短绒棉作原料。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大量耐穿、物美价廉的化纤纺织品投入市场,保山生产的短绒棉,只能用于制作棉絮和棉衣棉裤,以及加工制作医用消毒棉、纱布等。一时间,短绒棉供大于求销售不畅,负责棉花收购的供销社短绒棉积压大,资金周转不灵,造成经营亏损。

杨善洲将保山棉花生产调研发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引起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决定,省政府不再向保山下达指令性种植棉花的生产任务。大量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的梯田、梯地不再种棉花,为保山热区咖啡、水果、反季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文:杨兆华 杨江勇 苏加祥

编辑:张梅焕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