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有三个“打死不能说”,第一个是自己以前的丑事;第二个是自己的家底;第三个是自己的工资。尤其是体系外单位,基本实行密薪制,同事之间严禁打听收入。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让别人知道你的工资,你比他多,引起他的仇恨;你比他少,你睡不好觉。所以,大家还是不要打听别人的工资比较好。

但是,总有些同事喜欢打听别人的工资,如何高情商回复是一个技术活儿,回答巧妙的门槛可不低。比如,两位平时好得穿一条裤子的同事,突然谁也不理谁了,形同陌路。原因竟然是两个人互问了工资,然后,心态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事小李问小林工资多少,小林觉得两人是好兄弟,应该坦诚相见,于是说“我的工资也就8000元吧”。没想到小林的脸色一沉,生气地说,为什么咱们俩干一样的活儿,凭什么我的工资才6000元?在后来的测评中,小李毫不犹豫给小林打了差评,导致小林绩效降低,从此,两个人反目成仇。

职场上,询问对方工资是职场大忌,如实回答工资则是职场傻子。你比别人多,你高兴别人不爽;别人比你多,你不爽别人暗喜。所以,千万不要主动询问别人的工资,也不要如实回答你的工资。如果遇到同事刨根问底怎么办?试一试这三种反问技巧,不尴尬、不伤人,领导听了也服气。

【一】借钱反问法。

小张追着问小周,你工资多少?小周装傻充愣说,这个月交房租、交药费,只剩200元,你工资多少,能不能先借我5000元?小张既不能说自己的工资,也不想借钱,支支吾吾地走了,完美化解了这个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借钱反问法,把被动变为主动,很巧妙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处境。你连借钱都不借,我凭什么告诉你工资啊!看似不关联的两件事,恰恰能化解尴尬,估计小张再也不会打听私事了!

【二】转移反问法。

行走职场,遇到不方便回答的问题,可以转移话题,不失一种好办法。小王追问小邓工资多少,小邓说,别提工资了,一提工资我就来气!房租又上涨了,工资怎么不涨,你说现在这个物价呀,然后,巴拉巴拉地痛斥物价上涨,东扯西扯,反正就不提工资的具体数额。

这种转移反问法,有一个技巧:东拉西扯,不说正事儿。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兜着圈子,不切主题,绕来绕去,对方就索然无味,知难而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幽默反问法。

有的人问你工资,可能不坏好意;有的人问你工资,可能就是好奇而已。那么,简单地回答,这是私人问题,不方便回答;或者按照公司规定回答,不好意思,公司不准许互相打听工资。这种生硬的回答,既尴尬,又伤人。

有一种幽默反问法,就能比较轻松地化解这个难题。小秦好奇地问小刘,你的工资是多少啊?小刘不想回答,但不想伤小秦的面子,就开玩笑地说,你请我吃帝王蟹我就告诉你!小秦哪里舍得请吃帝王蟹啊,打着哈哈,找个借口,溜之大吉,也算给小刘解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