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国家可以说是陷入了混乱,伴随着欧洲议会选举的民心转向,让美国和不少欧洲执政党都慌了。当前选举的初步结果已经公示,这是英国脱欧后议会的首次选举,而在这一届的五年中,欧洲发生诸如俄乌冲突等一系列重要事件,使得欧洲政治和经济的格局都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此次选举的结果出人意料,支持乌克兰的亲乌政党,特别是马克龙、朔尔茨等成员国领导人所在的执政党,都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右翼和保守政党获得的支持显著增加,欧盟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变得更加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已经完成政党投票,各国当选的政党,将根据由本国人口所决定的席位数派出代表,而这些代表将同欧盟其他当选政党代表,共同组成政治倾向和目标相同的党团,并参与未来的决策。因此,某一政治倾向的席位占大多数时,将在决策中占据较大优势。

如今政党选举中,右翼和保守派政党的脱颖而出,令欧美政坛大跌眼镜,也让拜登政府对欧洲走势的预测更加困难。正如美国国家安全局举报人斯诺登所说,选举的结果是对欧洲亲战分子的惩罚。结果显示,现任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所在的中间偏右党团欧洲人民党仍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尽管她曾表态将继续支持乌克兰,但作为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想要取得连任,必须获得过半议员支持,这可绝非易事,要知道在五年前她当选时的优势仅有九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冯德莱恩的中右翼党团和其他中左翼党团仍是议会主要团体,但本次选举中极右翼党派可谓异军突起,来自各党的右翼议员人数将超过欧洲人民党这一第一大党,极右翼思想获得了欧洲较大的话语权。

而右翼和保守派的崛起,使得欧洲部分国家的执政党团吃了大亏。作为欧洲人口和议会席位最多的两个国家,德国的朔尔茨和法国的马克龙败绩尤为明显。朔尔茨所在的中左翼政党社会民主党,作为德国老牌大党,在本次国内选举中迎来二战以来最差成绩,该党派与两个执政大党合计得票不超过30%。

法国的马克龙所在的复兴党作为执政党仅获得14.9%支持,而该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则以31.7%得票成为法国支持率最高的政党。面对民众巨大的“信任危机”,马克龙不得不解散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一场“豪赌”争取对法国议会的绝对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并非每个国家都像德国、法国一样忧心忡忡,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欧盟对乌克兰援助的反对者,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竞选结果表示满意,他称在美国的鼓舞下,深陷俄乌战场泥沼的欧盟像一列由“疯子”驾驶的列车,而此次投票选举让民众得以按下暂停键,让欧洲政客们从一心击败俄罗斯的痴迷中冷静,阻止欧洲被拖入第三次世界大战。

正如欧尔班所说,欧洲此次议会选举的结果并不意外,在经济通胀背景下,欧盟长期消耗自身资源投入乌克兰战场、采取不合理的环保等政策、无视民众抗诉求,必然自食恶果。

首先,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难民流入欧洲各国,加上此前中东难民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使得许多欧民众对难民问题感到反感;

其次,对欧的军事和贸易援助,对各国经济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小麦等乌产品大量进口,导致欧洲农民利益被侵占;

最后,欧盟近期关于环保、动物福利等相关政策走向极端,使民众生活受到阻碍,此前大量农民已经在法国、比利时及德国等地聚集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翼党派在决策中往往偏向保守,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主张少干预,乐于看到市场的自由发展。而面对俄乌冲突问题,许多右翼政党也反对对俄制裁及对乌支持,希望欧洲能够从战争中脱身。例如,击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德国的选择(AfD)”团体,凭借反对支持乌克兰和对俄制裁,获得民众支持。意大利右翼兄弟党(Fratelli d'Italia)和荷兰保守党自由党(PVV)在本次竞选中也表现不俗,而他们此前也就对乌军事援助表达反对意见。从此次许多成员国的投票结果不难看出,民众普遍对欧洲一步步走向战争感到厌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欧洲议会的政党选举投票结束,暴露了民众对于欧盟政府巨大的反感与质疑,而对于欧盟未来的命运抉择只是刚刚开始。当前议会中右翼政党的势力风生水起,倘若现任主席冯德莱恩为了寻求连任而由中间偏右进一步靠向右翼,或是新的右翼政党主席当选,那么欧洲的社会局势和国际决策,将出现180度大转弯,国际形势也会出现新的改变。

而在右翼政党的带领下,欧洲大概率将停止无止境的支持乌克兰和对抗俄罗斯,而这也意味着美国拜登政府可能痛失其在俄乌冲突中的提线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