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是不分年龄的。礼物,是不分大小的。

6月1日,澳港澳大湾区车展上,歌手薛凯琪正式成为 精灵 参数 图片 )#1 BRABUS性能版的车主,同时也成为smart第十万位纯电车主。对于薛凯琪来说,这是成年后收到的最好的“儿童节礼物”;而对于smart来说,20个月10万辆的达成,也使得这一天具备着格外特殊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之前,这辆车刚刚在smart工厂量产下线。对此,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先生表示:“10万台量产的达成标志着smart迈入全新征程,也印证了市场对新一代smart纯电车型的高度认可。未来,smart将继续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质量管理各环节精益求精,为更多用户提供新奢智能的出行伴侣。”

回过头来看,过去两年,作为奔驰曾经的子品牌,在开始独立运营后,smart的发展态势可谓“势如破竹”。2023年,smart品牌在全球市场累计销量达到67024辆,其中,国内销量42292辆;今年4月,smart还正式发布了中型豪华纯电SUV精灵#5概念车,计划在年内开启交付,这也是继精灵#1、精灵#3后smart转型推出的第三款车型。

从无到有,从精灵#1到精灵#5,从第一辆到第10万辆,smart用20个月的发展和沉淀,凭借着“新奢潮趣”的独特的品牌风格,“中欧双核、全球布局”的前瞻战略和商业模式,为中国汽车品牌电动化转型和全球化突围提供了崭新的范本。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更加深刻的信号是:smart正在沿着既定的路线,不断的突破和前进,并且步伐愈加坚定。回头来看,发现smart走的路,没有套路,是新思路。

01

smart第一个10万辆的“含金量”

众所周知,10万辆向来是汽车新势力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学门槛”。它的达成反映的不仅仅是来自销量市场对于产品的高度认可,更考验着一个品牌、一个企业的成熟度与战略决策、发展趋势判断,甚至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作为一个相对“小众”赛道的汽车品牌,smart在面对市场审视时不免要接受更多的质疑。

借助奔驰设计和smart内生技术积淀,过去两年,在产品序列方面,smart基本保持着“一年一款新车”的节奏。2022年,smart推出转型后的首款车型精灵#1;2023年,smart又推出第二款车型紧凑型轿跑精灵#3;今年北京车展,smart发布了中型SUV精灵#5概念车,计划年内开启交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品矩阵不断完善的同时,股东双方的加持,让smart的产品从头到尾都能得到全方位的赋能。特别是在当前汽车越来越成为“移动智能空间”的时代,这种赋能越来越外显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年底,smart与亿咖通科技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将聚焦车规级智能软件技术开发,进一步加速孵化smart全新一代智能座舱;同时,smart还将成为全球首个搭载AMD V2000芯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CPU算力高达394K DMIPS,超过8295芯片两倍。有了更强算力的支持, 更丝滑,更聪明的车机体验即将到来。

此外,据了解,smart新一代纯电动车均以中国、欧洲五星安全标准打造,集合全球优势资源确保国际一流品质。依托国内车企首家零碳工厂,凭借领先的工业4.0汽车生产技术、严苛的产品质量标准及供应链管理体系,smart将“质感新奢”进行到底,全面兼顾产品安全、健康、智能、环保细节。

在充电补能体系方面。目前,smart公共充电地图已接入头部主流充电运营商,共有超3.6万充电运营场站,覆盖全国超330个城市,接入超43万个充电终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广州车展期间,smart首次宣布正在积极探索品牌自营充电补能网络,同步铺开目的地充电、商超直流快充和跨城800V直流快充三种补能形态,辐射用户实际出行生活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愈加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愈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来自中欧两方面的赋能,在支撑起smart市场基盘与美誉的同时,也更加折射出smart第一个10万辆的“含金量”。对于smart来说,10万辆只是一个开始,伴随着品牌转型、战略布局的进一步深入,smart还将给到市场更大的惊喜。

02

smart的“节奏感”

除此之外,对于自身品牌价值的坚守和打磨,也是这家特立独行的汽车品牌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关键。无论外界如何千变万化,smart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感”。

在行业内卷的当下,我们常常看到车企们卷价格、卷配置,一款车的品牌调性、品牌特色是否明确、是否一致反而显得不重要。但smart却反其道而行,从精灵#1到精灵#3,再到接下来的精灵#5,“我们推出的每一款车都是围绕着打造差异化的品牌竞争来开发的。”

正如佟湘北所说,品牌是smart最珍贵的资产。“在技术上,我们不会落后,电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都在发力,并且围绕品牌价值来做,思考我们的用户究竟需要什么,给出适度、有温度的产品和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精灵#1为例,传承smart“紧凑于外,宽适于内”的设计理念,精灵#1拥有20处灵活储物空间和极简T型智能座舱,造就专属密友的高质感灵感空间。可以看到,在顺应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对于“冰箱彩电大沙发”潮流的同时,smart也竭力保持属于自身的氛围和边界感。

如果用一句经典的话来形容smart,那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产品之外,这种对于品牌价值的雕琢在smart身上可以说随处可见。smart care服务品牌的推出、smart times的重启、smart 密友之约以及open your mind的品牌焕新主张,都让我们看到,当下的smart正处于品牌建设、集中发力的关键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smart内部,品牌价值的建设和维护是尤其重要的工作,需要持续在品牌层面进行经营。就像LV、爱马仕一样,让品牌除了基本的配置以外还有其他的东西加持,只要保持品牌的方向、调性,任何工作都朝着这个方向做,就会产生一个复利叠加的效应。

去年7月,smart还宣布开始A轮融资,计划从资本市场募集2.5亿-3亿美元,由锂电巨头天齐锂业领投,投资金额为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5亿元),投前估值约50亿美元。可以看到,当资本市场愈加回归理性和谨慎,那些真正具备差异化、创新性的品牌反而得以凸显。

03

从小众走向大众

那么,在跨过10万辆这个关键节点,接下来的smart应当如何发力呢?

在行业人士看来,对现阶段的smart来说,背靠两大巨头的资源,加之自身的技术与研发效率,造好一台车并不是最难的事。难的是如何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smart的产品价值,感受到smart这一新奢、创新的汽车品牌为出行、为生活、为世界创造出更多惊喜和可能性。

对此,smart给出的答案是:入门价格下探、渠道拓展以及加速海外布局的“三部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前,在smart“小灵动大动静”品牌发布会上,新款 smart精灵#1 和精灵#3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分别为15.49万元和16.49万元。相比于老款车型,整个价格体系出现明显的下调,具体补贴权益在smart汽车官方APP更直观。在不改变品牌调性、不损失品牌的基础上,smart主动“选择”将更多的“利好”回馈给用户,将smart身上所蕴藏的灵感、热爱、个性等价值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渠道建设方面,smart采取了D2C的形式。目前,在国内已经有177 家门店、5 家品牌旗舰中心、158 家销售网点以及70 家售后网点,覆盖全国29个省份,66个城市。今年开始,smart还启动了百城计划行动,继续扩大渠道覆盖范围,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力图让更多用户可以在本地看车、买车、用车,实现“豪华纯电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秉持着“中欧双核,全球布局”的发展战略,smart也在持续加快全球化运营步伐,以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和用户服务深耕中国和欧洲各国,并继续拓展中东、东南亚、南亚、北非、大洋洲等新兴市场。截至目前,smart的业务已经覆盖27个国家和地区。开着smart在开罗看金字塔,在巴黎看卢浮宫,在澳洲看袋鼠,在吉隆坡吃椰浆饭,就是smart车主的日常。

可以预见,随着smart价格体系的重新调整,渠道拓展以及海外业务的加速向上,smart会更加深入到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中,这条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道路也会更加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