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繁盛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最为活跃的时期。

唐代乐舞,是继周、汉以来的第三个集大成时代,也是古代乐舞发展的最高峰。

唐代舞蹈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当时乐舞伎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乐舞伎作为活跃于宫廷、文人和民间的特殊社会群体,体现着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也承载着古代乐舞的继承和创新。

他们的存在、生活和表演,无不反映着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方方面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唐代歌舞伎的分类

唐代由于统治阶层的喜好和需要、国家功能的需求及官僚文人、军队或者一般人的需求,有大量的乐舞艺人。

由此也形成了专门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

而以乐舞伎的身份来说,可以把他们分为宫伎、官伎、营伎、民伎等四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宫伎

宫伎是专门在皇宫内苑从事歌舞、乐器演出的艺人,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和演出场所都在宫廷之内。

由于是服务最高统治阶层,这些乐舞伎的出身、学识和修养都更高,在当时的乐舞伎中的地位也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一般是从犯罪官员的妻女中挑选出来的,由于家庭原因,他们在综合素质上最好。

同时,由于他们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又能接触到最高统治阶层,他们中的佼佼者很容易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和信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而言,宫伎虽然身份卑微,但待遇还算优厚,他们吃穿用度都是由朝廷供给的。

而且,由于是给皇家表演节目,比较容易得到赏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官伎

官伎,顾名思义就是为官府服务的乐舞伎,他们归各地官府管辖,主要服务对象是各地的官员。

同时,驻扎在各地的军队有需要时,官伎也需要去表演。

官伎的来源主要是为生活所迫的良家女子,他们没有土地或者家庭穷困,只能依靠出卖技艺和色相获得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官伎中也有一些人是世袭的乐户,官伎在各地有专门的居住场所,被称作“乐营”。

他们除了居住和训练的场所外,是不能随意走动的。

由于这些人属于贱籍,他们生活和人生选择不由自己。

一些官员如果看中了某个人,并要求他去家中表演或者作为外室,他们很难反抗,而当他们被这些官员厌弃之后,他们也无处申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营伎

营伎,就是指在军营中的乐舞伎,他们服务对象就是军人。

营伎和官伎的功能类似,而且他们的身份和服务对象会有所交叉,他们的衣食住行会由官府进行安排和供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乐舞艺人不像宫伎那样较为纯粹地提供乐舞服务,有时候难免会被官员强迫提供情色服务。

同时,由于他们经常出入各种官员聚集的场合,因此结交面也比较广。

但是由于他们社会地位低下,那些军事和行政官员也只是把他们当做侑酒佐欢和散心的工具,他们的行动和人生并不由他们自己掌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唐朝乐舞伎遍布各个阶层,在民间也有一些没有乐籍的乐舞艺人。

他们一般都是一些富家大户的私人财产,以乐舞技艺给主人提供娱乐服务,同时也成为他们的侍妾。

他们不比一般的妻妾,地位更加低下,也没有乐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些乐舞艺人也可以看作是大户人家的奴仆,只不过他们拥有乐舞表演的才能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唐代乐舞伎生活的社会背景

唐代统治者对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采取的皆是开放的政策。

对教育的重视和普及也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推动了新兴阶层的兴起,为唐代乐舞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社会基础。

由于国家的强盛和开放的态度,世界各民族与唐朝往来不断,这就造成了民族间的融合和文化的碰撞,使得乐舞伎在表演形式和技能上更加多样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唐代的音乐舞蹈在乐舞发展的历史上,达到了最繁盛的状态。

伴随着唐代的强大,乐舞机构在唐朝逐渐完备,规模大小、人员管理、日常训练都最为完善。

不过,随着唐朝中期的衰落,这些乐舞机构也渐渐废弛,乐舞伎也逐渐减少,唐朝的乐舞也就失去了其赖以辉煌的政治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的建立让天下实现了难得的长期稳定时期,乐舞伎也在各地广泛存在,而民间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各地的狎妓之风盛行。

这些都给乐舞的发展和乐舞伎的存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基础。

此外,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代皇帝,不仅个人具有很高的艺术能力,还亲自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从而影响了整个国家对乐舞艺术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歌艺术在唐代达到顶峰,也对乐舞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文人阶层以欣赏乐舞作为艺术活动和娱乐活动。

另一方面,乐舞艺术中的歌唱艺术与诗歌艺术相结合,使得乐舞艺术的内涵和样式得以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唐代乐舞伎的价值与影响

除了乐舞艺术,文学诗歌艺术在唐朝也达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顶峰。

而乐舞和文学诗歌艺术是有内在的共通性的,比如他们都能传达感情和表达情绪,一些优美的歌曲同样具有文学价值,而一些适合传唱的诗歌则可以直接用来做为唱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唐朝乐舞文化和诗歌艺术出现了很强的融合性。

乐舞伎通过传唱诗歌,实现了乐舞艺术的文化提升,而诗歌艺术也在乐舞伎的传唱中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在创作上某些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伎的传唱,推动了唐诗的大众传播。

反过来,诗歌的大众传播又会影响诗人的创作,使诗人能够感受到大众的关注焦点和情感取向,从而在创作中有意选取类似的题材,以便于尽快传播并被大众所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舞伎在政治局面中或多或少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因其卑微的社会身份,往往会成为官僚参政的政治工具。

比如上官婉儿,就以个人才能参与了很多国家大事,并在武周末年的政治动荡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然而最终也因为政治变动而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舞伎是乐舞艺术的传播者和载体,他们不仅创作乐舞,还表演乐舞、传播乐舞。

同时,很多外来乐器的演奏、异域舞蹈的表演,或者歌曲的演唱,都是通过他们来完成的。

他们对乐舞艺术的发展和融合是功不可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尾:

唐代乐舞的发展,是整个时代和国家开放精神的结果。

而唐朝的乐舞伎在此背景下,积极吸收和改良了外来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唐朝乐舞艺术的发展。

他们不仅是唐代大国气象的体现,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