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探访河北、山东、河南等产粮大省一线——

全力以赴 抗旱保夏播

本报记者 王乐文 王 者 张腾扬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5日 第 04 版)

连日来,北方地区高温天气持续。6月14日,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两省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针对高温天气及旱情,华北、黄淮等地全力以赴应对,做好预报预警、水量调度、农业技术指导等工作,力求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日前,记者探访河北、山东、河南等产粮大省一线,了解抗旱夏播措施落实情况。

全力调水“解渴”

“水来啦!”6月14日下午,灌溉干渠涌来涓涓水流。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花园村种粮大户张庆敏赶忙张罗人手,铺设输水软管,“抓紧时间引水灌溉,一定保住夏播成果!”

6月份以来,山东省平均降水量1.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2.8%。天气炎热,人也上火。两天前,刚种下350亩玉米的张庆敏嘴上急出了水泡,“这几天高温,地里缺水,种子发芽出苗受影响。”

“解渴”的水来自附近的金堤河。“出现旱情后,我们立即摸排抗旱水源和用水需求,采取外河引水、流动灌溉等措施应对。目前,全县累计调水510万立方米,解决了沿岸50个村庄的农田灌溉难题。”阳谷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广春介绍。

轮机转动,闸门提升,水流倾泻而下……6月12日一大早,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小马庄水库提闸放水。此次放水共计5天,总放水量达86.4万立方米,灌溉农田超过3.5万亩。夏播期间,临沂市先后调度6座大型、26座中型水库及部分小水库开闸放水,保夏种累计放水量超2.4亿立方米。

山东省统筹配置水资源,加强对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截至目前,山东省水利厅指导156处大中型灌区充分利用水库、河道、机井等一切可利用水源,开展提引水灌溉,扩大灌溉面积,累计抗旱灌溉1187.69万亩。

河南省同样遭遇连日高温。4月下旬以来,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特别是进入6月以来,安阳等16个省辖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气象干旱达重旱及以上等级。5月下旬以来,河南对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等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满足抗旱灌溉需要。

“截至6月中旬,河南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科学节水保苗

6月14日上午,在河北省邱县新马头镇后孝固村麦茬地里,一台卷盘式喷灌机正在骄阳下作业,大股的水流从出水口喷出,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喷灌,喷水直径超过了30米。

这台为抗旱立功的机械是县里新推广的灌溉设备。“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省水,设置好辐射直径就可以喷灌!”邱县社会化服务组织成员赵君磊介绍,“普通大水漫灌,一亩地大约需要60立方米水量,而这台机器浇上30—40立方米就够了。卷盘式喷灌机可以均匀喷灌地块,有效节约水量。”不仅节水,还省工。赵君磊说:“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这样一台机器,平均一小时可以喷灌农田1.5亩,对于底墒不错的地块,一小时浇上3亩都没问题。”目前,这样的卷盘式喷灌机在邱县已有60余台,在全县农业抗旱、节约用水的关键时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玉米地里,河南省太康县独塘乡郭楼村村民郭卫东掏出遥控器,朝着机井房一摁,水雾瞬间从喷枪上喷洒。“喷灌带、喷枪、抽水泵……俺这有全套的浇地设备,一个喷枪一天能浇20多亩地。”

“今年我种了130亩玉米,30多亩大豆和花生,从收麦到现在浇了两遍,看最近天气太干,今天来浇第三遍。”郭卫东说,如果近期不下雨,估计10天后还得再给玉米、花生喷洒一遍水。

山东临沂,干枯麦茬间新播种的玉米苗抽出三五新叶,土地里,灌溉水流不断涌入。“多亏建好的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设施,一刷卡,灌溉水就自动流到地里。”看着干涸土地得到了滋润,平邑县郑城镇小魏庄村村民张永三长舒一口气。

“三夏”生产前夕,临沂市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开展拉网式排查,为夏种提供重要保障。连日来,临沂市各县区充分利用灌溉设施,加大抗旱保灌能力,目前已投入机井、泵站8600余处,切实发挥高标准农田“抗旱保水”作用。

农技指导有方

正值夏播关键时期,多地派出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抗旱情保夏播农技指导。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星村镇,一台台播种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墒情不足的田块要造墒播种,播种尽量选择耐高温、抗倒伏、产量高的品种。”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农技工作人员王芹和同事查看播种情况。近日,泗水县成立7个抗旱技术指导小组进村入户到田间,开展土壤保墒、作物栽培、蓄水保水、节水灌溉等技术指导服务。

“墒情不太好,更得提高水分利用率,科学滴灌有助于提高芽苗存活率。”烈日当空,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任城镇张庄社区一处刚播种完的玉米地里,任泽区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员宋仁周正耐心指导农户进行精准滴灌。

“当前,任泽区37.5万亩小麦已基本收获完毕,36.3万亩夏玉米进入播种关键期。”宋仁周说,任泽区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专家分成4个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进行一对一服务指导,因时因地因苗落实抵御高温的技术措施,给出防旱播种管护建议,同时加强动态监测与评估,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针对旱情,各地多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河南省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河北邯郸市启动《夏种夏管应急预案》,强调抢墒造墒播种、浇水补墒、农艺保墒等。

“虽然遭遇一定程度干旱,但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