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彦平 贾小亿 邹慧 牟小龙 来源:海报新闻

编者按:

业绩是干出来的,奇迹是闯出来的,每一项事业,无论大小,都要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接续奋斗而来!为生动展现日照市各行各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面貌,营造人人为城市发展奋斗、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的奋斗氛围。即日起,大众网日照推出“人人争做奋斗者”系列任务成就类报道,对话各行各业优秀奋斗者,聚焦他们在基层工作中的主动担当、奋斗作为,展现他们在工作中的所为、所思、所得。

人人争做奋斗者 | “90后”港口劳模刘鹏:港口新生代的奋斗“新”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人人争做奋斗者 | “90后”港口劳模刘鹏:港口新生代的奋斗“新”声

汽车驶入山东港口日照港石臼区,茫茫天海间,一台台高耸的桥吊舒展长臂,精准抓取货轮上的集装箱,无人驾驶卡车往来穿梭,有序将集装箱运往相应堆场……这座日渐腾飞的年轻港口中,众多港口职工,像无数不断创新的活跃细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鹏所在的设备间内,有不少“缩小版”的桥吊、门机。作为山东港口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的副队长,刘鹏的工作与错综复杂的港口机械、设备息息相关。刘鹏熟悉这些设备,作为土生土长的日照人,港口耸立的“机械巨兽”,是他儿时回忆中最精彩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同我讲港口,那时候我就对这些机械设备最感兴趣。”刘鹏的父亲,也是一名港口工人。“长大些我才从他的话里感受到,他对港口工作的热爱和自豪。”毕业后,刘鹏也成了一名港口工作者。与儿时所憧憬的“机械巨兽”近距离接触,刘鹏干劲十足。

面对复杂的设备构造和控制逻辑,初出校园的刘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老带新”的工作机制下,刘鹏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设备故障、解决工作难题,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迅速成长为山东港口技术能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刘鹏参加山东港口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大型设备电控项目的比赛。刘鹏完成的项目运行稳定,功能实现完善,获得这个项目第一名,被评为山东港口状元,随后,他又因工作能力突出,勇于创新,被评为劳模。

从入港之初的学生懵懂,到成为大家口中的技术能手,再到山东港口状元,刘鹏始终以老一辈港口人为奋斗榜样,从实践中寻求突破创新,在奋斗中为港口发展添砖加瓦。

刘鹏所在的日照港石臼港区南作业区,主要是大宗散杂货的集散运输地。在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的重大机遇下,刘鹏所在的技术创新中心,不断向“智”创新,向“绿”发展,推出门机全工况自动化改造,设备管理系统等加快港口数字化转型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过程中,刘鹏带领团队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他与团队成员利用石臼南区设备网络成功构建设备远程诊断中心,给南区设备配上全天候“网约医生”,能够实现远程访问、监测流程设备的控制程序及运行状态,远程对故障情况给出初期判断和处置。利用南区智慧维修中心的实训教学功能,刘鹏与团队成员开展电气类和机械类的常态化培训工作,去年团队成员在第五届省港电动装卸机械修理工项目成功包揽前两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突破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协同合作。在不断完善创新,优化系统的过程中,刘鹏和他所在的团队不是踽踽独行,而是拥有众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在山东港口日照港的广阔平台上,日照港人,正以同样的奋斗姿态,谱写港口建设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自山东港口成立以来,通过持续推进一体化改革,港口转型升级不断提速,逐步构建起“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山东港口日照港的“朋友圈”日益拓展,发展步伐愈发坚实。

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吞吐量居沿海港口全国第6位、全球第7位,7个货种居全国首位,9个货种过千万吨,是全球大宗原材料、能源、粮食等的供应链枢纽。从寂寂无闻到异军突起再到挺立潮头,这座深水良港的背后,是一代代港口人接续奋斗,锐意创新的历程。他们正以科技为翼,绿色为魂,书写着新时代港口人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