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轮“美丽街区”建设已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门前我负责,我的区域我清洁”,自律自治组织的发展壮大,是完善、提升上海市容环境卫生水平的重要一环。

9年来,上海积极探索自律自治组织的孵化和运行机制,涌现出一大批组织架构较完善、运行机制较稳定、管理实效较显著的自律自治组织,让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以下简称“门责制”)落到实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6月14日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6.3万家门责单位参与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建设,“结对”组成802个自律自治组织。在社会各界的参与推动下,去年上海完成119处薄弱区域的市容环境治理,“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480处薄弱区域的市容环境治理。

长期坚持自律自治,需要解决动力问题——让商铺、居民、游客等多方共赢。事实证明,美好的环境也能成为“网红”,激发商户自律自治的积极性。

武康安福风貌街区涉及6个街坊、4个居委,有37条里弄、349个门牌幢、123家沿街商铺。近年来,该街区成功打造“新消费亿元街区”,税收从2021年的近7000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亿元。

人气旺、生意好,商户作为街区的“主人翁”之一,十分自觉地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做好市容环境和绿化设施维护、门前停车秩序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秩序维护、街区公共形象维护等力所能及的事。

今年春节前后,仍有个别人员在安福路上以行为艺术、直播表演等形式博取过往路人和网友的关注,在公安和城管多次劝导无果的情况下,湖南路街道发挥“全域门责制”作用,引导金苑物业和话剧中心出面管理,劝导上述人士离开其负责管理的门域范围,有效维护了公共秩序。

让商户自觉落实门责制与街区市容环境的美化提升形成良性互动,湖南路街道计划在安福路11个点位实施“美丽街区”景观道路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4个点位的外立面整治工作。美好的环境激励社会各界继续努力提升街区风貌和治理水平。

除了解决动力问题,成熟的机制也是维持自律自治组织健康运转的关键。

今年开始创建精细化管理滨水示范区的北站街道成立了“苏河之友”城市管理共治联盟,18名食品安全点位长负责对大悦城商圈、万象天地商圈的205家餐饮单位进行每周至少3次的全面巡查,每周还开展1次互查;6名设备安全点位长负责500多台电梯维修保养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万象天地商圈200多家商户主动成为低碳智能管理平台的试点对象,通过垃圾分类、使用再生产品等方式,积累减碳成绩,为商圈和街区进一步节能减排提供精细化管理的数据支撑。

有了深厚的自律自治基础,上海“美丽街区”建设持续加速。截至去年底,全市完成了两轮“美丽街区”建设,建成657个“美丽街区”,覆盖率达41%。

目前,第三轮“美丽街区”建设已经启动,今后三年,上海将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水平,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进路面平整、水面清澈、立面靓丽、店面美观、桥面完好、屋面洁净、杆面清洁、箱面美化、绿面多彩、地面干净等“十面”的综合治理,确保城市道路平整化、公共设施规范化、建筑立面协调化、围墙建设生态化、店招店牌个性化、街景绿化品质化,让市民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