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古代有所谓的十大酷刑的说法,这些刑罚无一不是让现代人看了胆寒,让人怀疑人类底线的刷新。尤其是其中最让人害怕的凌迟之刑,那更是让小孩看了止哭,钟馗看了退步。

而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真正遭受凌迟之刑的人很少,因为这项工程太恐怖,而且对技术要求太大。也只有那些罪大恶极的人,例如著名的大太监刘瑾,就被割了将近3000刀,成为历史绝唱。

可是,我们不会想到的是就是如此恐怖的刑罚,即使在封建王朝结束以后,却依旧还曾经被施行。而且这些酷刑没有实行在最大恶极的人身上,却被用在了革命烈士的身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叫凌福顺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不过如果大家去参观当年的红军纪念馆的时候会发现,里面有一张特殊的照片。这张照片是一个比较瘦弱的年轻人,被绑在十字架上,然后即将被执行凌迟。

从背景上来看,很多人会误以为还在清朝,可是上面的时间记载的清清楚楚,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在国民党时期还会有如此恐怖的刑罚?为什么国民党反动派要如此严厉的针对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战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弄清楚这一切,就不得不回到那个最黑暗的年代里。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凌富顺,名字看起来比较富贵,但事实上他却是一个贫苦的百姓。他家在福建省周墩(今周宁)县浦源镇端源村,父母都非常的贫穷,而且反动派的基层组织非常的苛刻,经常盘剥老百姓,使得一家人时常处在将饿死的状态下。

在小的时候,凌富顺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明天能吃上一顿饱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越来越发现,想要吃饱饭是何等的困难,因为那些黑恶势力将会剥夺他们手上所有的剩余粮食。

正因为如此,凌富顺年纪轻轻心里就有了反抗性,他想要对抗这不公正的命运,但看着敌人黑洞洞的枪口,他也只能无奈的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常言说道,在黑暗的年代里,光明必然会降临。国民党的反动派必然会导致光明的出现,果不其然,凌富顺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组织,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根据记载,在1931年的时候,凌富顺因为身手不错,而且跑得又快,所以被选拔进了保安队当兵。然而就在这黑暗的组织里,他却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了不起的思想,原来每一个人吃饱饭是天经地义的,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国家的主人。

红色的思想让林富顺如同被点燃一般,瞬间化身成了浴火的凤凰。于是,在1932年,凌富顺经人介绍加入了地下党组织,他要为这个光明的事业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之后的日子里,凌富顺不再是一个当兵吃粮的兵油子,而是经常游走在士兵和百姓之间,向大家宣传真正的共产主义。经过锻炼,凌富顺已经能够深入百姓中去搞农民宣传,而且他还策反了很多的士兵。

由于思想觉悟不断提升,凌富顺在193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同志。当然了,在此期间他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方面让老百姓和士兵们有了真正的新思想,另一方面他潜伏在保安队长的身边,当红军北上抗日的时候,他就理应外合挟持了保安队长,帮助红军快速拿下的周墩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都知道,当时我党组织想要解放城市扩散全国,结果被敌人强大的城市力量,打击的猝不及防。同样的,北上抗日的红军虽然占领了城市,但很快引来了国民党强大力量的反扑。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后撤,凌富顺主动站了出来,带着他一手拉扯起来的抗战部队,主动与敌人进行周旋。

根据记载当时国民党的反扑力量,号称有10万人,这数量简直能压死每一个人。但是,凌富顺始终没有退却,依旧在想尽办法利用对当地地形的了解,带着敌人在山沟里面转圈圈,使主力部队能够安全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明显敌人的数量太多了,而且敌人那边也有奸细,所以最终游击部队被打光了。在如此绝望的背景下,凌富顺饮弹自杀,可惜天不遂人愿,他没能死成,结果又被敌人给救活了。

当然了,敌人想要救他肯定不是因为国际良心,只是因为想从他的口中得到更多的共产党的信息。但敌人低估了这位共产主义战士,无论面临多大的压迫和折磨,他始终没有透露半点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他实在过于刚强,所以敌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不是对他个人的恐惧而是恐惧于共产主义思想,居然能够让一个普通的农民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如果每一个共产党人有这么厉害,那么国民党还有出路吗?

所以恐慌的国民党动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念头,那就是要对凌富顺除以极刑,要用封建时代最可怕的刑罚来击垮共产党人的意志,来安慰反动派那颗胆寒的心。

于是,国民党公开对凌富顺凌迟,当时有很多的百姓围观,每一个人都看得眼泪汪汪。那么年轻的一个战士,那么勇敢的一个战士,却被敌人如此对待。而国民党反动派则在旁边哈哈大笑,以此来缓解他们内心的恐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就在这一刻,有一位士绅拿出了自己宝贵的相机拍下的这一幕,于是这张照片被保留下来,一直留存在今天的博物馆里面。

而根据博物馆的讲解,凌富顺当时才24岁,这是多么年轻的时光,可是他却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最伟大的事业。尤其是这位烈士在死亡之前,面对敌人恐怖的尖刀,他没有发出任何的痛苦,只是发出了最后的呐喊,“凌福顺会绝代,但是,革命永远不会绝代!”

就这样,这位烈士被永远的定格在这张照片中,而他的事迹则永远地被我们所有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