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云:千山万山雨忽至,大珠小珠沸溪里。此是关公洗刀雨,沾身也带英雄气。农历的五月十三不一般,在民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诗中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那就是关公洗刀雨,这个有何来历呢?为啥老人一直在讲“十三有三怕”,他们到底指的是什么?为啥要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了解这些之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为啥说五月十三不一般?

农历每年的五月十三,被人称之为“关公磨刀日”,这个磨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尝试过,以前像家里的砍柴刀,以及做菜用的菜刀,用久了之后都会在石器上磨一磨,而这个时候就会用到水,一边来点水,一边磨,很快就能磨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月十三磨刀日,不在于刀,而在于水。老话说“五月十三,关公磨刀雨”,意思就是关公磨刀的日子,这天会出现降雨,俗称磨刀雨。

这个习俗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县志当中均有记载,比如《四川绵阳地区·德阳县新志》:“五月十三日为‘磨刀会’,俗谓关圣磨刀之辰,前后数日必有雨,以为验。各市村有庙像处,莫不演戏礼敬焉”。另外《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乡村风土记》中也有记载:“五月十三日,关帝庙会赛祭。是日多雨,谓为关爷磨刀斩小妖之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面这些记载来看,我们就大概清楚,之所以说五月十三不一般,关键就在于,这天的日子比较特殊,是民间传统的“关公磨刀日”,这天的天气,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庄稼的一个收成,因此也就有了“三怕”之说。

五月十三有三怕指的是什么?为啥要怕?不妨看看农谚是怎么说的。

1、 五月十三关公生,有雨无雨定收成

这里就提到了,农历的五月十三是关公的诞辰,天气是否下雨,会决定接下来的一个收成。而这天按照民谚的说法,是主下雨,下雨便是吉兆,雨越大越好,预示当年的光景必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倘若此日不下雨,则属不吉之兆,预示当年或许有“自然灾难肆虐”或许“社会动荡不安”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个一怕,就是害怕天气不下雨,这样后续的庄稼很有可能就会受到其影响,从而出现欠收的情况。

2、 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五月本身是一个多雨的月份,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不管大旱也好小旱也好,到了五月十三,必须要改变,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庄稼作物也可以很好的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这个二怕,就是害怕干旱一直持续,过了五月十三如果还是干旱,一直的晴天,那么整个五六月份雨水都会极其的少,甚至会导致大面积的干旱。

3、 五月十三不磨刀,六月初六水齐腰

既然是磨刀日,那在这天就要磨刀,其实指的就是要下雨,如果说这天不下雨的话,那么到了六月初六的时候,这原本是一个很晒的日子,也就是晴天的日子,却出现了水齐腰,说明雨水非常大,从而导致涝灾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三怕就是害怕六月出现大的降雨,导致内涝的出现,这样庄稼也会容易出现灾情。

农历五月十三磨刀日,这天人们通过观察天气的晴雨来预测丰收年景,如果天气出现下雨的话,那么就会带来丰收,反之就会出现歉收,提到的三怕,就是怕不下雨、怕持续的干旱,以及怕六月出现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