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新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病房2个多月的悉心治疗,吴阿姨从面临截肢风险到逐渐恢复,回归到了正常生活。近日,她向医护人员送上特殊心意——一面绣有“医德高尚暖人心,温暖患者如家人”的锦旗。

吴阿姨患有糖尿病,去年3月,她不慎摔倒,在市区接受了“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术”和“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术”并植入钢板。今年2月,吴阿姨成功取出左下肢的一块钢板,然而,术后2周却出现了伤口处红肿、疼痛和渗血渗液的情况,基础疾病的加重,更让她的健康状况“雪上加霜”。不久后,吴阿姨左脚不能弯曲,上楼也变得困难,在医院换药十多天也未见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口久治不愈和来往市区奔波,令吴阿姨全家倍感焦虑和疲惫。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新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门诊就诊,在专业护士评估后,吴阿姨决定住院接受系统治疗

在给吴阿姨问诊查体时,医生看到她的左下肢胫骨中间部位的窦道像条小型排污管道,正源源不断地排放黄绿相间的“污水”,脚踝红肿无法正常抬腿和弯曲,如果延误医治很可能引发截肢风险。中心医务科、护理部、康复科迅速行动,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还通过区域医联体邀请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专家顾丽萍、伤口护理专家梅丽、第五康复医院康复专家付庆华联合会诊,为吴阿姨量身定制了一整套详细的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专家对吴阿姨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调整,用药方法和频率的更换,以及针对性地定制了康复计划,逐渐把运动降糖的治疗功能发挥到极致。整个过程中,病区医护人员也做到时时倾听吴阿姨的心声,给予她精神力量。

在2个月的时间里,医护人员开展了40次康复训练,吴阿姨的患肢关节疼痛明显好转,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条十几厘米的疤痕也悄悄地消退了,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吴阿姨的脸上再次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她感慨道:“家门口的医院专业、细致,为我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也谢谢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鼓励,才使我没有放弃治疗,重拾生活的信心。”

来源: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