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景德镇6月14日讯(记者 甘甜 通讯员 曾鼎)今天上午,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一场特殊的学位授予仪式正在进行。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品昌为这场仪式的主角——2020级体育教育专业(1)班毕业生谢志龙拨穗正冠,颁发学位证书和优秀毕业生荣誉证书。

这是一场一个人的学位授予仪式,背后是一场关于“生命续航之旅”的奔赴。

回到头一日,当其他2024届毕业生在学校参加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之时,谢志龙却无法来到现场,那时的他正躺在南昌某医院血液科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经历了4个多小时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他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为了保证采集过程稳定,谢志龙戴上了眼罩。原来,就在采集前几日,医生发现他患有晕血症。“好男儿怎么能因为晕血就退缩,我得主动克服这个晕血症。”谢志龙想到了戴眼罩,“这样就看不到血了”。

今年5月下旬,谢志龙接到景德镇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一位身患血液病的患者与他配型成功。听到这个消息,谢志龙感到十分意外,大学期间他主动参与学校无偿献血,并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得知能挽救他人生命,谢志龙在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后,坚定地表示:“捐!”

为确保捐献顺利进行,谢志龙特别注意饮食忌口、避免感冒等,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唯一遗憾的是,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采集当天正是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毕业典礼的日子。“虽然错过了毕业典礼有点遗憾,但是治病救人更为重要。”谢志龙说。

谢志龙捐献的“生命火种”将被送往北京,为一名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

捐献完成后,谢志龙收到来自受捐者的感谢信。读完信笺,他的眼睛已经微微发红。信里写道:“在得知我患上严重的血液病后,我曾陷入绝望和无助中,医生告诉我,唯一的治愈方法就是进行骨髓移植……就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您出现了。您毫不犹豫地决定捐赠自己的骨髓,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志龙感动地说:“看完信,我受到很大的触动,我感受到了患者的病痛与对生命的热爱,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学校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决定为谢志龙单独举行一场学位授予仪式。

“毕业是重要的人生时刻,谢志龙同学面对拯救生命的呼唤,毫不犹豫地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样的大爱义举体现了陶瓷大学‘诚朴恕毅’的校训精神,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学校理应为他弥补这个遗憾!”吕品昌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15日第2版

作者:记者 甘甜 通讯员 曾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