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晚起」的亏,我有。

记得实习时,住处离公司比较远,需要1个小时的路程。有一次实在太困,连按了4次「小睡5分钟」后,突然坐起身惊醒:糟糕,要迟到了!

赶紧匆匆忙忙地洗漱换衣,10分钟搞定一切,迅速拎包就出门。

事实证明,人一旦赶时间,事情总会跟你对着干:

路上人太多只能龟速移动、赶到路口就是红灯、公交前一分钟就到站;
公司电梯就在上层不下来、甚至被从不见影的老板当场抓个正着,全勤奖泡汤……

真是贪睡一小会,水逆一整天。

自那以后,我开始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和那些踩点、火急火燎打卡的同事们,对比特别明显。

从此,我对早起上瘾了,也开始明白:

「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根本不会抱怨命运不好,因为他们拥有改写命运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早起的正确养成模式

如果说自律是成功的标配,那么早起,就是自律的低配。

早起后的生活,真的会带来巨大的不同。

想一想,每天都是全新的起点,早起的人起点在5/6点。

而很多人却在7/8点,每天起点差距3h,一年便是1095h,换算每天8h的有效学习时间,早起的人1年会多出137天。

用这赚到的时间去提升自己,那么坚持1年、3年、5年,会甩「晚起人」多少条街?

我想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其实很多人不是没试过早起,只是两三天后又躺回了床上。

为什么?

因为完全不懂什么是早起,只知道盲目跟风,一个总是凌晨1点睡的人,突然打鸡血6点起来,心路历程一般会是这样:

第一天:元气满满。
第二天:他说风雨中,这点困算什么,睁开眼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第三天: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
第四天:重启失败,关机。

混淆了早起的定义,用急功近利的方式起床,当然会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急,我们来重新认识「早起」,它的全称是:很早起床。

「起」才是早起的重点。

而我们往往会把重点放在了「早」,觉得越早越好,而忽视了长期的生物钟习惯,才会「起」不来。

正确的早起养成步骤,有以下3个阶段过渡:

1) 阶段一:先起。
前期起床时间不用太早,先让自己一睁眼就能立马下床,不再窝在被窝里发呆玩手机。
2) 阶段二:提前起。
开始循环渐进过渡,以「周」为单位,开始提前半个小时起床。
3) 阶段三:早起。
过渡到适合自己的时间段起床,真正实现了早起。

接下来分享3个早起小策略,让你心甘情愿地每天6点起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3个早起小策略

1、早睡倒逼早起,早起自然早睡

这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没有之一。

凌晨2点才睡,想要6点不痛苦地早起,做梦,要知道,叫醒我们的不会是闹钟/梦想,而是早睡。

早睡饱自然会早起床,起太早,晚上自然会早犯困,这是良性循环的过程。

很多人不愿早睡,往往是觉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睡前能拖一点是一点,进行「报复性休息」。

然而越晚睡越晚起,逐渐恶性循环。

怎么破?

1) 制定电子产品的「隔离时间点」

电子产品会影响褪黑素的产生,让大脑越来越兴奋,睡前时间大量接触这些,非常不利于睡眠。

所以大家晚上一定要隔离它们。

阿铁会在晚上10点放下所有电子产品,去做下一步骤的睡前准备工作,使大脑渐渐放松下来。

2) 执行睡前准备工作

做刺激性不大的工作,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酝酿睡意。

运动类:睡前冥想、瑜伽、整理第二天所需物品;
助眠类:看书、泡脚、睡前90分钟冲澡、听轻音乐;
提升类:复盘、列第二天计划、练字……

3) 睡不着就起床

越在床上翻来覆去,大脑会越亢奋,睡觉效果越差。

让床回归它原本的作用,睡不着就起床去再次执行睡前准备工作,让自己静下来。

早睡真的不难,难的是你不愿放下手机的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用肉体控制大脑,夺回主动权

想早起非常简单,只要闹钟响起,你能睁开眼睛、坐起身、穿好衣服、下床拉开窗帘,就成功了。

有人一看这句话,内心肯定会说:谁不知道是这样,说得简单做起来难啊。

为什么觉得难?

因为我们被大脑绑架了,大脑想吃,我们就吃,大脑想睡,我们就睡,大脑不想看书,我们就玩手机。

久而久之,我们会误以为,大脑是身体的主人,有权利操控我们。

只有让大脑接受了早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早起。

停!被别大脑骗了!想一想,小小的脑袋没手没脚不会说话发布命令,怎么控制我们这么大个的身体?

如果身体硬要做一件事情,它肯定毫无还击之力。

若你不接受这个结论,可以试试这个操作:

坐在凳子上,闭上眼睛,身体什么都别做,大脑来意念控制:站起来、快起来、腿站直起来!
过一会睁开眼睛,是不是还老老实实坐着?

所以,大脑能控制身体吗?并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早睡、并保证睡够5-8h后,不是你早上起不来,而是大脑不想让你起来!

怎么做?不听大脑念经。

1)闹钟一响,立马起床,用身体主导自己,开始坐起来。
同时无视大脑的废话:不能起来!我要睡觉!我很困!
2)穿好衣服,赤脚站在地面感受凉意,拉开窗帘晒晒太阳。
同时消音大脑的吐槽:我不要!我要温暖的被窝!现在立刻回床上去!
3)缓冲好状态,开始洗漱,用冷水让自己清醒。
同时屏蔽大脑的诱惑:洗完去睡回笼觉好吗?
4)如果还有困意,或者快被大脑牵着走,立刻去个热水澡。
洗完你会重获自由:啊,这就是战胜的快感,我爱早起!

当你夺回身体的主动权,别说早起,自律也能轻而易举。

3、制定「躲不掉」的闹钟

早起最有可能失败的原因,就是闹钟响了3秒,还不起床:

闹钟一响,第1秒想起来但好困,第2秒想再睡一会,第3秒手比脑子还快,迅速关掉闹钟。
3秒后,又是一个起不来、睡不醒、拖着身体上班的人。

为什么?闹钟离自己太近了,伸手就能控制,于是就成为一个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人。

大家今晚开始先调好几个闹钟,音量越大声越好,最后把手机扔在离床远一点的地方。

这样一来,除非你能忍住烦人的闹铃,否则每天早上想要关闹钟,就必须要起身离开床,走段距离,才能关掉闹铃

走动的过程中身体血液活跃起来,就算想再睡也不一定能睡着,完美帮自己变相起床,屡试屡爽!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机器人,不能永远保持高效状态,也不会永远自律。

赖床的惰性会随时向我们宣战,当你有时起不来时,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又是废人了。

要知道,我们不会一直赢,会输才是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成以下2种良好心态,可以帮助你更好塑造早起习惯。

1)我们可以犯错

不强求每天都要早起,给自己设置一个容错率:一周/半个月可以睡个懒觉,以此来奖励自己。

否则会有破窗效应:反正已经起不来几天了,干脆放弃吧。

杜绝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适当休息,是为了持续的长跑。

2)早起也能娱乐

不要求每天早起都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每天起来都面对巨量任务:

做1套卷子、跑10圈、看30页书、背100个单词……说实话,是个人都想偷懒。

松弛有度才能便于坚持。

一周/半个月安排一次早起放松日,去煲剧/玩游戏/刷抖音,或者其他让自己的开心的事情。

减轻早起压力,偶尔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也很值得。

03.

写到最后

以上就是今天的早起干货,大纲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两句我很喜欢的话:

1、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能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2、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是要挣扎的。
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归会变得其乐无穷。

不如早点起床吧,早晨的粥,可比深夜的酒好喝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