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据《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画得春山眉样好,百年有结是同心,人人都希望拥有一份完美的爱情,但是,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奋不顾身的扑向它,无论爱情是好是坏,在爱情的道路上肯定不是一马平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经·邶风·击鼓》

从古代的方仲永到现在的各个神童,神童的层出不穷也让我们对这个称号失去了很多新鲜感,平常人家只对神童的能力颇感兴趣,但是对其未来却少有研究,有些孩子小的时候能力确实比其他孩子高上许多,但是长大的之后却是“泯然众人”,这一结果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但是田晓菲在2岁的时候识文断句到13岁北大特招,神童的光环一直在她的头上闪烁,不仅没有泯然众人还比其他人更加烁烁光辉。

天才神童,2岁识文断字,豆蔻年华跻身北京大学

田晓菲的家庭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工作性质对田晓菲影响颇深,从她小的时候家里就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所以小的时候田晓菲对看书也产生了十分大的兴趣,从2岁开始田晓菲就展现出了比其他小朋友傲人的天赋,能够认字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晓菲

田晓菲在四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来到了天津并在当地一家报刊发表了自己第一首诗,这一首诗深受柳溪老作家欣赏,并与她成为了忘年之交。田晓菲并没有依仗自己的聪明就懒惰学习,而是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加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田晓菲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在诗歌领域夺得了许多大奖,受到了当时不少文坛大家的青睐。

田晓菲仰仗在诗歌方面的建树,在13岁的时候就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录取到了自己的学校。对于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一个刚刚进入中学的孩子就被大学所破格收入了,这件事情也算是开创了一道先例,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岁的田晓菲

在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年仅16岁的田晓菲就发表了一篇名字叫做《十三岁际遇》的诗歌,而这篇诗歌也被收入到了中学的语文课本里面,诗歌能够录选到中学生语文课本里面是一件多么让人感到荣耀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期就发生在了一个年仅16的小姑娘身上。这件事发生之后,再也没有人对田晓菲的能力有所质疑了。

27成哈佛史上最年轻的女博士,为爱改变国籍

田晓菲在读大学的时候,每天学习依旧是非常刻苦,除了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课程作业之外,利用所有空闲时间来看书,通过自学的方式,田晓菲在空闲时间看了非常多国内国外的名学著作,这也为后来她能够成为一名名学大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晓菲

田晓菲在完成了自己在北大的学业之后,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又考得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用了七年的时间又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哪一年田晓菲才刚刚27岁,成为了哈佛大学首位对年轻女博士,并在35岁的时候成为了哈佛学校里面的教授,这件事情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

在所有人以为田晓菲在哈佛毕业回国报答祖国的教育恩时,她的举动又是震撼许多人,她选择与比自己大将近三十岁的哈佛导师斯蒂芬.欧文谈恋爱,如果说,这段恋情并不是十分惊人的话,那么下面的行为会更加的疯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晓菲与斯蒂芬.欧文

为了爱情而改变了国籍,这个行为让喜爱田晓菲的人们不禁大为失色,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田晓菲会这么干?这不是枉费了国家对她的培养?

为了一个比自己大将近30岁的老头而放弃回到国家效力的机会,这个举动值得吗?

不论外界是怎样的传闻,田晓菲都是无动于衷。因为对于田晓菲来自己讲,虽然欧文比自己大了将近30岁但是欧文并不是“老古董”他为人十分的有趣,身上也有吸引自己的闪光点,在生活中也是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个人在婚后的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多的共同话题。当问及为什么会选择改国籍的时候,田晓菲的回答是“为了以后在美国生活的更加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晓菲

虽然这一段恋情不被人看好,但是两人的行为也是彻彻底底的封住了那些人的嘴巴。在爱情里面无论是国籍,年龄还是种族都掩盖不住一颗爱你的心,从田晓菲夫妇的结合来看,只要是对的人,就值得你付出自己的一切。

参考文献:

《十三岁的际遇》

《古典与现代的学术及诗情——记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

《诗经·邶风·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