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控制不好、时间久了会怎样?

估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中风,脑卒中,而且想到脑出血会多一些。其实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里,脑梗死更多见。可高血压还引起心脏病呢!冠心病,更多的,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病时间长了,就心力衰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先一说起“心力衰竭”,说的都是心脏收缩无力的心衰。心脏收缩无力,心脏里的血就排不出去;心脏里的血液排不出去,全身都缺血;心脏的血液排不出去,静脉里的血液就回不到心脏,瘀滞了。于是,肺淤血,肺水肿;全身淤血、水肿。所以,心衰时就会乏力、气短,心跳也快,血压也可能降低,一活动尤其明显。肺淤血了,喘不上气,躺不下,睡到半夜要坐起来喘;全身淤血,肝大,腿肿,尿也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去做心脏超声,有一个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英文缩写“LVEF”,或者就写成“EF”,就会降低。这是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就是心脏每一跳、每次收缩能够排出去的血液占到左心室里的多少,正常应该不低于50%。要是低了,那就是心脏的收缩能力明显不足了,要是低于40%,那就是收缩性的心力衰竭了。医学上管这种心力衰竭叫做“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可是,心脏舒张不好,一样影响心脏射血和静脉回流,一样可以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只是这类患者心脏超声的射血分数不降低,是正常的,在50%或以上,但是反映舒张功能的指标明显减低了这种心力衰竭早先就叫做“舒张性心力衰竭”,现在称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当然,还有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EF40%~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高血压最常见。因为高血压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是从影响舒张功能开始的。现在各国的研究都发现这种心力衰竭的比例很高,我国和美国的研究都显示,这种类型的心衰要占到40%以上。而在这类心衰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是各类心衰中最高的,要占到60%以上。所以,高血压是引起这类心力衰竭的首要病因。

高血压的时候,因为血压高,心脏往动脉血管里射血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就会增加,心脏就要更加用力收缩以对付这种增加的阻力,这样,心肌就肥大了,心脏也会肥厚了。这是明面儿上的,实际上身体里有很多复杂的机制。高血压时,身体里的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系统都会兴奋,会分泌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去刺激心肌肥大、肥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为了对付高血压出现的心肌肥厚,对原本正常心脏来说是一次“重构”。可这种“重构”并不是增加正常的心肌细胞,而是让原有的心肌细胞肥大,在心肌细胞之间加上“充填物”。心肌细胞肥大了,并不能增加多少收缩力,反而会因为肥大了需要供血增加容易发生缺血;心肌细胞之间充填的基质并没有收缩能力,反而比较僵硬。心脏又肥厚、心肌又僵硬,还容易缺血,当然是舒张不好了。

心脏舒张不好,心腔里的压力就高了,回流也不好。时间长了,心脏就“撑”大了,有时候早早地左心房就扩大了。所以,高血压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出现心肌肥厚、心房扩大、舒张功能减低,那就是发生了“高血压性心脏病”。再往后,就是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了。像左心房扩大,还容易发“房颤”,更影响心功能了( 从心肌肥厚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高血压的心脏损害一步步走过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高血压患病的增加,得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这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就增多了。

所以,发现了高血压好好降压治疗,抑制心肌重构,对于防止和减少心脏病、心力衰竭很重要。而且临床研究也证实,把血压降得低一些有利于防止这种心衰,所以现在的标准是降到130/80mmHg以下,还有研究显示收缩压降到120mmHg以下更好。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