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格局。

究竟什么是格局?有的人认为,赚到大钱就是格局;有的人认为,当了大官就是格局;还有的人认为,走向人生巅峰就是格局。

以“金钱、物质、地位”来衡量格局,这本就是没有格局的行为。

所谓格局,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范围。对于事物的认知理解越深入,那就说明此人的格局越大。

现代人,由于生活在“信息茧房”当中,被大数据控制了生活,以至于他们都容易坐井观天,无法认清楚这个世界的全貌。

要想知道什么是大格局,要想看透这个世界的真相,那我们不妨读读庄子的《逍遥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逍遥游》开篇,庄子就着笔描写了一条大鱼,鲲。

庄子笔下的鲲,不仅体型巨大,还畅游在天地当中,纵横南北,既能背负青天,也能翱翔于九万里的高空,特别不凡。

对于如此不凡的鲲,寒蝉与小灰雀就笑话它:“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意思是,我猛地一飞,就能飞到隔壁的树上,有时飞不到,也就落在地上而已,为什么你要飞行九万里去南方呢?

庄子借鲲与寒蝉的格局差距,说明一个道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意思是,小智慧不如大智慧,寿命短的无法理解寿命长的,小虫子不知道月初月末,而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格局小的,无法理解格局大的。

小鸟只能飞几十米的高度,而鲲能飞九万里的高度。用几十米的高度,去衡量九万里的高度,这不就是天大的笑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谈完了鲲与小鸟的差距,庄子就着笔于人与人的差距。

庄子写道:“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意思是,那些当了小吏,有点才干,懂得讨君主喜欢的人,也像是小鸟一样,自己看高了自己。而宋荣子望着他们,就觉得可笑。

对于宋荣子,庄子的评价特别高:“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意思是,哪怕世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有任何的喜悦;哪怕世人都诽谤他,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沮丧。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分得清荣辱的界限。

庄子借宋荣子和凡夫俗子的差距,来讥讽那些“患得患失”的人。为了名利而患得患失,是生而为人最大的悲剧。

有的人,赚了一些小钱,拥有一点名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殊不知,他们不过是世俗的浮沉者罢了,又算得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在《逍遥游》的最后,庄子给出了自己的结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成大白话:一个人如果可以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天地的规则,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那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

所以说,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都能顺应客观规律,而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人境界的人,都无意于功名;有品德学问的圣人,都不会为了名利而被世俗同化。

庄子为什么要写《逍遥游》?看标题我们就能知道,庄子推崇的,是自由、潇洒、无拘、无束的做人态度。

因为不在乎,所以能够自由;因为不放在心上,所以能够潇洒;因为顺应了自然,所以可以无拘无束做人。

在《惠子相梁》中,惠子害怕庄子抢了自己的宰相位置,就抓了庄子。

庄子只说了一句: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鹓鶵就是凤凰,它飞于北海,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好果子不吃,不是甘甜的泉水不喝。可是,猫头鹰却害怕凤凰抢走它的臭老鼠。凤凰无视它说:今天,你是想用你那小小的梁国吓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不论是《逍遥游》,还是《惠子相梁》,庄子所展现出的,都是超乎常人的大格局。

小鸟认为,鲲飞翔于九天之上,又有什么意义呢?可小鸟不知道,鲲的格局,不是它这一只小鸟可以理解的。

惠子认为,庄子会抢了他的位置。可惠子不知道,小小的梁国,不过是人间俗地罢了,跟庄子的逍遥天地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人生在世,看似金钱、地位、名利最重要。可是,这一切都带不走,就连古时候的帝王将相,也不过化为一抔黄土罢了。

真正可以陪伴我们一生,甚至永恒的,是灵魂的潇洒和豁达。名利的刺激是短暂的,内心的通达快乐才是永恒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