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1953年高岗出事以来,长子高毅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从小就经历了父母感情不和;远赴苏联留学缺少父母的关爱,本来能有大好前途的高毅再次因为父亲的篡权行为,一辈子注定不能受到重用。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看看高岗之子高毅坎坷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运多舛

在父母的包办下,高岗与杨芝芳成婚。杨芝芳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所以高岗对妻子没有太深的感情。没过几年幸福的时光,高岗就深受大革命的影响,决定参加革命。

他对妻子说:“我要去西安报考军校了,你在家好好照顾父母。”杨芝芳虽然不舍,但是还是由着丈夫去了。高岗离家后,没有文化的杨芝芳只能去地主家做工补贴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两人的长子高毅出生了。高岗整日忙于革命,与母子两人相处甚少,从小缺少父爱的高毅也变得沉默寡言。杨芝芳只好孤身一人带着高毅在地主家做工。

随着丈夫革命的阵仗越来越大,有些眼红的人向国民党报告说高岗的家人在横山,若是能将她们控制住,不愁高岗前来投降。此时高岗正和战友刘志丹为革命事业忙的热火朝天,全然不知道妻子的处境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高毅的舅舅们得到了消息,连夜将刘芝芳母子送到高岗驻扎的军队。

高岗见到已经8岁的高毅,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温柔的说:“孩子,我是爸爸呀!”高毅却显得十分羞涩,一个劲儿的躲在母亲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芝芳无奈的说:“这孩子从小就这样,长大或许就会好了!”高岗也对母子俩十分愧疚,于是将他们送到了相对安全的瓦窑堡落脚。

高岗特意叮嘱妻子:“那里都是军属,不像你们之前在老家那些乡亲,你说话可要注意点!”

杨芝芳知道丈夫嫌弃自己是农村妇女,于是难堪的点点了头。纯朴热情的杨芝芳很快担任了被服厂厂长,为我军的将士们做后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杨芝芳成为了延安妇女们的表率,甚至毛主席都亲自接见她,赞不绝口的说道:“没想到高岗还有这样一位能干的妻子!”

虽然杨芝芳受到了主席的夸赞,可在丈夫眼里她还是当年那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妇女,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高岗,越看妻子越不顺眼。一家三口没团聚几天,高岗就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芝芳知道是自己拖了丈夫的后腿,于是也答应了。父母婚姻的不和睦,让年仅9岁的高毅也受到了打击。

所以在1939年中央委派干部子女远赴苏联学习的时候,急于逃离压抑的家庭氛围,高毅第一次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父亲母亲,听说苏联比延安的条件好多了,我想跟着同学们一起去见见世面。”

高岗得知后高兴极了,因为儿子一旦学成归来,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于是欣然同意了。杨芝芳则依依不舍的叮嘱儿子:“孩子,你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我身边,去了苏联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遇变故

1939年,高毅与周恩来养女孙维世、刘少奇之子刘允斌一行人去往苏联求学,就读于第二国际儿童院。本以为苏联之行十分顺利,没想到因为苏德战争的爆发,高毅一行人的处境也变得十分窘迫。

由于物资紧缺,高毅他们每天只能领到几片硬邦邦的黑面包充饥,苏联的冬天又十分寒冷,他们又没有能够祛寒的炭火。高毅虽然话不多,但是骨子里是个倔强的人,他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学成归国后报效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他就跟随同学们开垦荒地,栽种一些蔬菜充饥。高毅这一去就是8年,直到哈尔滨解放,高毅才回国。此时他已经在高岗的安排下来到哈工大预科学习。

只是回国后的高毅处处都不习惯,因为在苏联生活了太长时间,他已经能说着一口流利的俄语,在国外这些年已经成为了地道的苏联人。心疼儿子的高岗,第二年就安排他重新回到苏联读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毅虽然如愿回到苏联,但是所学的科目他并不感兴趣,只是学校的决定他不好反驳,只能硬着头发答应了。1951年,高岗看儿子在苏联整日闷闷不乐,仔细询问下才知道儿子的困惑。

此时已经官至人民政府副主席的高岗想要给儿子“开后门”,就是一句话的事。岁就就在高岗的安排下,高毅回到哈工大学习自己喜欢的机械专业。在大学期间,高毅还结识了妻子宋丽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丽达是中苏混血,所以和高毅十分聊得来,甚至连沟通都是用俄语。本以为自己可以学业爱情双丰收的高毅,却因为父亲篡权行为的败露,被迫终止了学业。宋丽达没有因为高毅的处境就奚落他,反而不离不弃的陪着高毅去到工厂工作。

祸及高毅

高毅虽然因为父亲的行为不耻,但是没有过多的埋怨,他对妻子说:“长辈的事自有他们的结局,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如此乐观的高毅没有等来命运的优待,在特殊时期父亲的事情又被拿出来议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心人污蔑宋丽达的父亲是“特务”,高毅跟高岗是一帮的。好在工厂的同事都知道高毅夫妇的为人,没有跟着舆论来谩骂他们。

只是宋丽达受不了这样的羞辱,她给在苏联的母亲写信,希望可以和高毅去苏联生活。

只是由于高毅是“高干子弟”,不能随意出国,就作罢了。眼看当年去苏联求学的伙伴们一个个身居高位,高毅却因为父亲的原因,只能在工厂担任一个普通的工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毅却说:“我已经比太多人幸运了,知足才能常乐。”

结语

纵观高毅的一生,似乎一直蒙照在父亲的阴影下,高毅却没有因此悲观,悠然自得过好自己的生活,他乐观的心态也深深影响着我们。

希望我们能以史为鉴,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