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又一天狂风暴雨……广东的龙年,下雨天太多了。不但外地人过来感到惊讶,说是像“天漏了”,长期在本地生活的人也觉得“活久见”。从4月初入汛期以来,到现在6月中,感觉就没怎么晴朗过,天天下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这里说的是雨水多给人的主观感觉,一天天数倒也不至于几个月没停。好比不开心的时候感觉度日如年,并不是真的折磨了365天。

严谨地盘点,看广州市的天气历史记录,4月1号至今天一共76天,有59天下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份下雨20天。其中11天是大雨及暴雨,雨量刷新了历史创纪录。

5月份下雨24天。其中5天是大雨及暴雨,5月下雨的时间比4月还多,但雨量没有4月份那么恐怖,温柔一点。

6月份至今15天,一天都没停。已经有6天是大雨或暴雨,从5月30号算起,已经连续下雨17天了,并且看预报一直到月底都不会停了。如果真是这样,4-6月91天,将会有74天下雨!不是在下雨,就是在酝酿下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国一个省的范围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等国家大小。广东那么大,雨水在各个区域会有差别,广州位置在全省中间,但并不是下雨最多的,粤北山区雨量更大;广州城区和多山的从化、花都也有差别。但今年全省雨水时间久、雨量大的整体情况没有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广州这两个半月,没下雨的17天,也是阴天或者多云。今年广州出现单独一个太阳标识的大晴天,居然要追溯到2月份了,2月10号到11号出现两天。这意味着三个多月了,都不太适合晒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4月份广东的暴雨,北江流域的英德市等地洪水滔天,韩江流域的梅州“五一”还因为路基塌陷造成了严重伤亡。广东全省的雨量普遍创了纪录,整体区域降雨量达到世界最多。广州截至6月12日今年累计降雨1342毫米,接近历史极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天不喜欢雨露均沾,就喜欢两极分化。四月份广东暴雨成灾的时候,云南、海南、台湾、粤西的雷州半岛干旱。五六月份广东天天下雨,阴冷潮湿,华北平原出现四十度以上高温炙烤,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干旱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暴雨洪涝,北方干旱。北方当中,东北最近也雨水多

雨水太多也不好,会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洪涝是急性病,来势汹汹,可能淹没城镇、家园、农田和车辆;

第二、雨水太多,土地吸饱了水,变得松软,承载力下降,会危害道路、房屋等设施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影响交通和工农业生产,例如今年花期的暴雨,据我所知已经让一些果园绝收了。美味的糯米滋荔枝今年恐怕要成奢望了,能吃到一点也会价值不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空气湿度大,温度上升会很闷热,皮肤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家里容易长霉,电器容易短路,金属生锈,家具返潮变形,衣服被褥不干爽;

第五、湿气重细菌滋生,人也容易产生皮肤、肠胃、呼吸道等健康问题,长期不晒太阳也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影响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水和热毕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逐水而居”的,人类的“摇篮时代”需要的水不多,生活在干旱、半干旱的中小河流地带;古代文明逐渐扩展到大河流域,中国的长江+黄河组合,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河流文明;近代地中海、大西洋沿岸文明崛起,二战以及新科技革命以来,环太平洋地区的发展非常亮眼。这里面的规律就是从水少的地方到水越来越多的地方发展。我国的文明进程何尝不是这样,从中原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和沿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方降雨量小,没有大江大河,加上整体偏冷(别看现在40度高温,全年看还是冷),华北平原有3亿多人口,堪比美国,长远看水资源是支撑不起的。而水资源多,大江大河,沿海等要素叠加的广东等华南地区,未来还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和经济量。一方面加强储水和防洪设施建设,跨流域调水解决北方缺水,改善自然资源的季节和地区错配,另一方面人口迁徙、聚集到自然承载力更强的地方发展,这可能是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