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郭韶明

“我的朋友患了抑郁症,我每天都陪着他,想帮助他。但朋友不想和我说话,将自己封闭了起来。请问我该怎么办?”

“我的朋友在帮助抑郁同学的过程中,自己也陷入了抑郁……”

“一个是我无法进入你的世界,另一个是进去了却出不来了。”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委员骨干社团微笑海豚训练营指导教师冯愉涵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帮助他人很难,但相似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平时下课后,经常有同学向冯愉涵咨询此类问题。

冯愉涵负责学校心理委员的培养,她经常与同学们探讨如何发动朋辈力量,帮助身边的同学摆脱心理困境。

她发现,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与抑郁的同学相处,“有的人会把对方当特殊群体对待,说话特别小心,有的人干脆不相处”。“过度保护和过度疏远,都是常见的行为误区。”冯愉涵解释,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加重对方的心理负担,让抑郁的人觉得“你是不是认为我特别脆弱”,甚至感觉被歧视。

“我们既要在理念上不歧视抑郁的同学,也要在行为上给予他们一个包容的环境,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她说。

如何识别抑郁症?冯愉涵介绍,抑郁症主要表现为“三低”,即情绪低、精力低、兴趣低。其中,兴趣低不是单纯地什么都不想干,而是即便以前特别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也提不起劲。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出现以上表现,不意味着就是抑郁症。是否是抑郁症,需要精神科医生来诊断。

作为朋辈的我们,能做的是给予对方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通过访谈、陪伴、鼓励等方式,帮助他调节情绪。“最重要的是,不断用科学的方法去告诉他,甚至在对方不愿意的情况下劝导他,前往精神专科医院诊断,了解情绪的真实状态。”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二学生李梅就是一个帮助抑郁朋友的反面案例。两个月前,她的朋友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在刘颖看来,朋友哪里都不想去,聊天充满抱怨,“连同学回消息晚了这种小事,都能抱怨10分钟”。每次聊天结束,刘颖的心情都很差,要缓好几天。久而久之,她觉得自己脾气变得越来越坏,“我好像快被她带跑了”。

那么,科学的方法什么样?我们该如何帮助抑郁的同学?

“我们要清楚自己跟抑郁的同学之间相处的目标。这个目标里既有你希望帮助他的部分,也有对方希望你帮助他的内容。”冯愉涵表示,你或许会期望在你的帮助下,对方垂头丧气地来,兴高采烈地走。事实上,他可能一个月都没有变化。清楚目标不容易感到内耗。此外,我们还要清楚自己的职责,“你不是去治愈他,而是有限度地陪伴,帮助他发现生活的美好”。

冯愉涵建议,在和抑郁的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专业知识帮助对方识别自己的负面思维。以小组作业为例,抑郁的同学可能觉得团队得分低是因为自己PPT讲得不好。实际上,PPT成绩占比可能只有20%,对总分影响不大。“抑郁的人很多认知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帮助他看到事实,不要跟着对方的思路走。”

同时,我们要帮助抑郁的同学动员身边更多的支持资源,而不是纯粹靠他向你倾诉来完成情绪调节。当负面情绪来袭时,你可以建议他通过跑步、听歌、做心理咨询、看精神科大夫、给亲友打电话等方式调节情绪。

“快乐会传染,负面的情绪也会。”冯愉涵提醒,作为助人的一方,我们也要注意自我关爱。如果抑郁的同学找你一倾诉就停不下来,动辄一两个小时,你要学会打断他,控制时间。知道自己能在这件事情上付出的限度,如果你和对方聊天后心情变差,就要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调整自己。

(应受访者要求,李梅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