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饮汤

是广东人天生的“出厂设置”

在广东阿妈的眼里

无论是海鲜、肉类、蔬菜、中药材

“万物皆可煲”

但在选煲汤时用的食材

得擦亮双眼了!

近期就有深圳市民

煲“出事”了……

一家五口饮汤后

2人进ICU,3人洗胃抢救

近日,深圳李婶(化名)一家五口,在家中食用“黄花倒水莲煲鸡汤”。谁料喝下“鸡汤”后1小时左右,全家人都出现了头晕、乏力、睁眼困难,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李婶家人意识到汤可能不对劲,立刻去附近医院,并将剩余的汤装了一些带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送到医院急诊科时,已经有2人丧失了意识,陷入了昏迷,他们脸色发黑口唇紫绀,指脉氧快速下降,情况非常危急。

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后,2人被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抢救。所幸抢救及时,目前两人已脱离危险。

其余3人经过洗胃及其他对症治疗,情况好转、转危为安,已经顺利出院了。

检测结果显示,检测人员在汤样本中,检测出了俗称“断肠草”——钩吻碱、钩吻素己、钩吻素子的成分,确认为“断肠草”中毒。

钩吻“断肠草”:

植物界的“伪装高手”

每年都有人因它中毒

钩吻,江湖人称“断肠草”,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它是一种剧毒的植物,它的根、茎、叶都含有“钩吻生物碱”(在根皮的含量最高),这是一种神经毒,每年都有人因它中毒。服食过量钩吻会对人体产生极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2023年2月,梅州市五华县也曾报告一起误食混有钩吻的树根泡酒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3例,死亡1例。

2023年10月,广州番禺一家五口因饮用“五指毛桃汤”导致钩吻碱(俗称大茶药、断肠草)中毒,事件导致5人因钩吻碱中毒被送医院抢救。

断肠草又被称之为植物界“伪装高手”

它经常缠绕和混杂在其他植物当中

根与五指毛桃十分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又和金银花黄花倒水莲特别相像

所以经常有人误采、误食后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李婶一家

正是不小心将“断肠草”

识别成黄花倒水莲

而误食中毒

如何辨别断肠草(钩吻)?

观其花和叶

钩吻的花蕾和花都是黄色,叶片两面手感光滑,像有一层蜡。

而金银花的花蕾一开始是白色、盛开后变成黄色,叶面毛茸茸的、没有光泽。

观察其茎

幼年钩吻的茎表面比较光滑,老茎外层是海绵一样的软木栓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会把它跟黑老虎混淆,其实黑老虎的茎摸起来可粗糙了,且质地坚实,有横向裂痕,一定要瞧仔细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辨其根

钩吻的根表面是棕黄色,有明显的纵纹,弯曲处会露出木心,并可块片状剥离;而五指毛桃的根表面一般是红棕色栓皮,纤维性强,能成片撕下。

“断肠草”中毒潜伏期短

一般2小时内发病

断肠草中毒的潜伏期很短

一般在吃进去以后

2个小时内发病

断肠草中毒症状

断肠草中毒后可能出现:呼吸麻痹、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症状。

为了防止中毒,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彭登高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注意识别中草药,谨慎使用来源不明的中草药及制品,尽量从正规渠道获取。

同时,在购买和食指毛桃、金银花、鸡血藤藤药材时,需要小心谨慎,检查食材中是否含有断肠草。

为避免误食钩吻(断肠草)

导致食物中毒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此前曾发布消费提醒

不要自行采食不明野生植物,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中药材。在自制药酒和利用中药材煲汤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有关药材的知识,并从正规渠道购买药材,以确保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旦出现类似中毒症状,要及时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浓盐水,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及时到医院救治,不要私自服用所谓“解毒药”,以免延误救治,危及生命。

误食后如何急救?

1.立即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2.应尽快送医院治疗,情况紧急请马上拨打120。

3.保留吃剩的东西。食用过的剩余植物,应留存以供检验。

4.如有人发生中毒,凡共同进食者,无论是否发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这些也有毒,别吃!

除了喜欢挖野生植物煲汤

也有些人喜欢挖野菜“尝鲜”

可你知道吗?

有些野菜有剧毒!

认识这些有毒的野菜

千万别吃!扩散周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

不要随意采摘

野花、野菜、野生菌、野果等

也千万别吃!

安全第一!!!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自读特客户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疾控、健康中国、广州日报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