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鸡娃,成为鸡娃

望子成龙虽是人之本性,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呢?就理所应当地把孩子当成自己最大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眼中这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自己为了孩子付出的一切都该被歌颂,但你们问过孩子的感受吗?

父母拼命地培养“鸡娃”,实则是把孩子推向深渊

鸡娃顾名思义,就是那些被迫接受父母教育的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父母就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持续兴奋,持续亢奋的填鸭式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鸡娃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为了某一个上学名额,没日没夜地做卷子,提分数。其中大部分的鸡娃家庭都很普通,工薪阶层的小康家庭。

在这种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太多优越的资源可以享受,甚至还不如很多躺平的学生。他们想要争取什么东西,只能依靠自己。父母能给予他们的,就只有过度的鼓励和鞭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娃的痛你不懂

每一个鸡娃都伴随着痛苦,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生活,放学之后被各种补习班充斥,上学的时候,丝毫不敢懈怠,睁大眼睛紧跟老师的节奏,但凡成绩有一点点波动,面对自己的则是更多的辅导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孩子的生活可谓是相当充实了。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父母在自己耳边总是在灌输,停下来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不进步就是等同于退步了。

但是,鸡娃每一次顺从就是他们变本加厉的理由。孩子听话就像是他们必须要有的属性,一丁点的反抗都不允许有,一点其他的想法都要被扼杀在摇篮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娃真的有用吗?

鸡娃这种行为,之所以会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效仿,就是因为有一两个成功的例子。他们培养的鸡娃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人生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要知道,成功是很难复制的。完全照抄照搬的结果注定是失败。一方面自己的孩子是独特的个体,身上的缺点和弱项和别人不相同。接受程度也不同,万一严厉管教,让孩子彻底逆反了呢?

另一方面家庭不同,别人成功给孩子砸了多少钱,你的家庭确定能够承受得起?这岂不是有点强人所难。补课费压弯了多少家长的腰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其他家长试错不起。明知道鸡娃会存在这样的风险,但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毕竟自己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时间试错教育,只能抄袭别人的成功经验。

那为什么三四线城市的孩子鸡娃就少呢?是他们不思进取,不上进吗?是和当地的教育资源有关系,就这么点教育资源匹配有限的孩子,争抢也没有什么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后面:

父母培养鸡娃,他们内心矛盾的同时还是享受其中的。教育孩子就像是押宝一样,押成功了就是胜利,失败就要认命,他们总是觉得只要自己押注足够多,就能够加大胜算呀!

话题讨论:你对此事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