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6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冯子雄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50余名师生14日在“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上完成科教融合海上教学活动

据了解,“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继2023年首次开展科教融合教学航次之后,今年是第二次在东海海域开展该项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担任航次教学顾问,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船舶与飞机管理处处长赵炎平担任领队。

  师生们在“雪龙2”号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冯子雄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生们在“雪龙2”号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冯子雄 摄

在为期五天活动中,学生们在船上开展了温盐深(CTD)剖面观测、浮游生物垂直拖网、无人机海表参数测量、气象观测、多管采泥器、箱式采泥器以及底栖生物拖网等海上调查设施的实习操作,完成6个大面站全深度、多学科综合调查,1个24小时连续站的教学任务。

从第一次操作CTD采水器的准备与下放,到完整经历从取水到测量各种参数的全过程;从用显微镜观察形态各异的浮游动植物,到从底栖拖网中“挖”出小章鱼;从动手安装多管采泥器、制作岩石薄片,到操纵无人机……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技术支撑团队的保障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收获了宝贵的海上科考知识。

上海交通大学2023级研究生夏天说:“我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和现场研究的重要性。面对未知的大海,每一个数据的获取、每一项实验的完成,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和默契的配合。”

“凌晨两点的月池边坚守、凌晨四点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傍晚六点的绚烂晚霞、深夜十点实验室的灯火通明……船上每一个工作场景都令我难忘。”上海交通大学2023级研究生马明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