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失败,蒋介石退守台湾。

在退守台湾前,蒋介石仍认为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始终抱有幻想,随即以退为进,带领儿子蒋经国及其家眷,回到了故乡浙江奉化溪口镇,以等待“时机”。

蒋父子二人在这里煎熬地待了足足三个月,直到解放军攻进南京,国民党在大陆大势已去,这才逼不得已,选择退守台湾。

在前往台湾前,蒋氏家族族长曾问过蒋介石:“先生何时能回来?”

蒋介石未曾作答,只伸出了3根手指,便匆匆离去。

这三个手指是指多久?3个月?3年?或者是发誓日后必定返乡?

实际上,蒋介石这一走,直到去世都没能再踏上故土。

而他伸出的这三根手指,竟足足用了蒋家三代人才得以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春节前夕,在解放军的猛攻之下,国民党惨败,蒋介石再无还手之力。

面对国民党日渐严峻复杂的内部问题,以及战事的接连惨败,蒋介石焦头烂额,分身乏术,只能以“隐退”为由,准备带领儿子蒋经国及其家眷踏上故土。

宣布“隐退”的当天下午,蒋介石及其家人,匆忙乘机离开了南京,于第二日,回到了家乡奉化溪口。

如此仓促回乡,多多少少是有些狼狈的。

蒋经国曾在其日记中回忆,离开南京之时,父亲的心情十分沉重,与旁人也只是草草寒暄一番便作罢。

蒋介石是一个“家乡情怀”十足的人,对于他而言,这里是他的“避风港”。

他9岁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他才能有今日的成就,所以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同家人一起,回乡扫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此次仓促回乡,却与往常不同,境遇有所不同,心态更是不同。

他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回家乡。

这次回乡后,他同家人一起到祖坟祭拜,面对蒋家祖坟,蒋介石的背影略显沧桑。

只见他始终沉默不语,后嘴里似乎又在呢喃着什么,不知是否是在为自己此时的境遇感怀。

在家乡的这段时间里,蒋介石经常陪同家人重游故乡,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好似真的“隐退”一般。

蒋介石还时常会与亲戚、族人热络攀谈,还翻看了族谱,并与儿子蒋经国讨论重新修订族谱等事宜。

有位族人曾问他,听说总统要走?

蒋介石没有立刻作答,迟疑片刻后回道:不走,还会回来的。

在乡期间,蒋介石还见了许多亲戚。

他到葛竹外婆家探望舅父,曾对舅父迷茫感叹道,总统之位已让,若战败,就准备去五台山修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蒋介石是真有此想法,还是自嘲罢了。

然而,待他到岩头时,又曾对大舅母说,我们要走了,是否一起啊?

大舅母疑惑问道去哪里,原本在一旁沉默的蒋经国却说道:“去该去的地方。”

似乎是早已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准备,可见,蒋父子心中也知,今时已不同往日了。

看似平静的湖面,其实内里早已波涛汹涌。

回乡后不久,就迎来了春节。

这是自1913年以来,蒋介石第一次在老宅子丰镐房过春节。

除夕这天,蒋介石在武岭学校礼堂设宴席,邀请了部队军官参加,并在席上说了新年贺词。

武岭学校是蒋介石在1925年建立的一所新式学校,在此设宴,意义非凡。

席上,想到自己此时的境遇,蒋介石满含热泪,同军官们推心置腹,鼓舞士气道:党国之命运关乎诸位荣辱,只要守住,定能拼出个局面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便邀请在坐军官举杯,为国民党未来的胜利干杯。

蒋介石一番操作,让原本有些丧气的军队士气大增。

宴会结束,蒋介石回到了丰镐房,同家人一起饮酒、守岁,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除夕夜。

这晚的溪口格外热闹,父老乡亲纷纷赶至丰镐房,向蒋氏父子送上新年祝福。

蒋介石看着儿孙环绕膝边,周围充斥着孩子们的玩闹声,父老乡亲们的谈笑声,热闹的炮仗声,却显得他格外落寞起来。

因他心中明白,下次再回乡过节,怕是遥遥无期了,想到此,心中便伤感起来。

蒋经国也曾在日记中记载:“能得庆团圆之乐,殊为难得。”

初一这天,大家给他拜年时说了不少的吉祥话,这些话听在蒋介石心里,只有苦笑的份,他只回复说,一年又过,但愿逢凶化吉。

元宵节这天,蒋介石在祠堂设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席上,他盛情邀约:今日在此饮酒,以后便请诸位到南京去喝!

只是看蒋介石的神情,却有一丝苦涩,不知席上的人听了,做何感想。

当天,还发生了一件事,让宴席不欢而散。

蒋介石在吃席间隙收到了一份密报,称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在广东服药自杀。

戴季陶既是元老,也是蒋介石的好友,更是他的“智囊”,听闻此消息的蒋介石既愤怒又哀伤,再无心思做旁的,宴席只能草草作罢。

屋漏偏逢连夜雨,若彼时的蒋介石,尚认为自己还有胜算,那么十多天后便惨遭“打脸”。

毛主席第一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并写有四个大字:民主统一,将蒋介石的脸“打得生疼”。

随之,战败的消息接踵而来,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眼下的局势让蒋介石有些彷徨起来。

他自知溪口怕是待不长久了,便开始早寻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先是找来了国民党驻日本代表团团长——朱世明,并让他尽快回国,想提前做好打算,逃往日本。

朱世明回国后,直奔溪口,蒋介石遣散周围人员,秘密接见了朱世明,并表明想后退到日本的想法。

他要求朱世明在日本尽快给他找一处居住地,最好在市郊,可住20人左右,且此事需秘密进行,万不能泄露出去。

但谁知,朱世明刚与蒋介石见完面出来,便遇见了蒋介石的秘书周宏涛。

周宏涛见朱世明出来,赶忙将他拉到了一旁,问他二人谈的何事。

朱世明思索再三,想着周宏涛是蒋介石的秘书,跟他说应当不妨事,便将二人谈话内容一一告知,并嘱咐周宏涛莫要让旁人知道。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不久前,周宏涛已经按照蒋介石之命,将一家老小接到了台湾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下,周宏涛听闻蒋介石想逃去日本,心里如油煎一般不是滋味。

朱世明匆匆回到日本后,便立即着手为蒋介石找住处,并顺利找到了一处符合蒋介石要求的豪宅。

然天不遂人愿,彼时,日本各个媒体竟铺天盖地地报道了蒋介石要动身前往日本的消息,蒋介石大发雷霆,大骂朱世明泄露消息,损害了他的形象。

但事已至此,日本铁定是去不成了。

4月21日,蒋介石与儿子蒋经国在武岭学校礼堂同众人看戏时,蒋经国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且面色凝重,随后蒋介石也跟着匆匆离场。

何事让蒋父子二人如此匆忙?

原来,解放军一举拿下了太原城,强渡长江,仅两天,便攻克了国民党首府南京。

蒋介石听闻此消息便知,这天终究是要来了,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解放后,蒋介石寝食难安,不知何去何从,日本去不成了,思来想去,也只有台湾能够容下他了。

蒋介石急切赶至杭州,组织召开了“非委员会议”,交代相关事宜,会议结束后,又匆忙赶回溪口。

他悄悄同蒋经国说:“做好准备,就要离开了。”

蒋介石虽然让蒋经国做好准备,但并未多说其他的,也没有说要去哪里。

蒋经国只能按照父亲的要求,找来了“太康号”的舰长黎玉玺,着手准备出发事宜,并将家眷先送走。

当天夜里,蒋经国独自来到自小长大的祖屋丰镐房,望着这里的一切,儿时的记忆仍历历在目,不免触景伤怀。

蒋介石是一个对故乡有着特殊情感的人,他自知,此次离开归途漫漫,心中便一直沉浸在离愁的思绪之中。

4月25日,蒋介石来到母亲墓前,他伫立良久,后长跪在母亲墓前,始终不语,最后痛哭流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他最后一次祭拜亡母。

出发前,蒋介石也没有回祖屋看一眼,若是去看了,心中难免不舍,便只在出发前去见了族长,与乡人辞别。

见面时,族长问他:“先生何时归?”

蒋介石此刻内心悲凉无比,未曾作答,只伸出了三根手指,便匆匆离去。

这三根手指究竟代表着什么,已无从考究,但溪口的族人均以为是三年,亦或是发誓势必会回乡也未可知。

但谁也没料到,蒋介石这一走,直至去世,都没能再回来过。

告别族长,父子二人又去了祖母坟前祭拜,后又登上了飞凤山山顶,两人在山上伫立良久,俯览着故乡,心中百感交集。

纵有万般不舍,但局势已定,也只能匆匆别过。

一行人先搭了竹排,然后又坐上汽艇,登上早已在江边等候的“太康号”,动身去往台湾。

这天的天气似乎也与蒋介石的心情一般,格外阴沉,江上倒映着蒋介石落寞的身影,这是溪口人,最后一次见到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船上,蒋介石始终未曾回头看过一眼故乡,只是望着涟漪水纹沉思不语。

不知,他是否怕这一眼看过去,便会动摇了自己。

蒋经国日记中曾记载过当天与父亲离开时的心情:溪口为祖宗所在,今抛别,沉痛万分,一息尚存,定重回故里。

可以肯定的是,离开溪口时,父子二人仍认定,他们日后势必会重返故乡。

但历史证明,蒋介石父子败退台湾后,再未能踏上溪口土地半分。

蒋介石退守台湾并不是盲目为之,其实是蓄谋已久。

在他抵达台湾前,台湾一直都是由国民党将领陈仪管理,只是后来,陈仪见国民党大败解放军,便想“弃军保帅”,投靠共产党。

此意图被蒋介石一早识破,将他关押了起来。

随即让自己的心腹陈诚接管了台湾,为退守台湾做足了准备。

不仅如此,在前往台湾前,蒋介石还带走了大批黄金文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且自战败到1950年,蒋介石陆续将200多万兵力从大陆转到了台湾,且颁布了禁止与大陆往来的指令。

此后,国民党统治台湾,开始了专制统治,台湾与大陆只能隔岸相望。

蒋介石与溪口,何曾不是隔岸相望,他这一生,直到临终前,都想着将自己棺材葬到大陆,而未能归乡也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憾。

1954年,蒋介石从台湾出发,前往浙江大陈岛,这是蒋介石退败台湾后,第一次踏上浙江土地,也是最后一次。

而大陈岛距离溪口颇近,可能太过思念故乡,此次到浙江,他停留了三日之久。

蒋介石曾记录过自己当时的心情:巡视大陈是第一次回浙江,等同于回故乡,精神上何其愉快!

虽然未能回到溪口,但到达浙江已让他欣喜万分,这足以见得,蒋介石渴望回乡的心情那么的迫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台期间,蒋介石时常会隔岸相望,朝着自己家乡的方向远眺,未能回到家乡是他终生的遗憾。

蒋介石为了退守台湾,大费周章的密谋,也终究没能抵过共产党的解放之路。

1971年,随着尼克松、基辛格访华,联合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驱逐出了蒋介石团体,1972年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使蒋介石一党备受打击。

面对一连串的打击,蒋介石身心俱疲,不堪重负,身体每况愈下。

同年7月,便因肺炎入院接受治疗,并在翌年9月,发生心肌缺氧,身体大不如从前。

蒋介石在晚年,饱受病痛折磨,1975年,蒋介石终究没能挨过这年,在清明节当天于台湾去世。

直到去世,他都未能实现回归故里的愿望,归乡,是他最后的羁绊。

蒋介石在临终前曾留下遗言,棺材要等到将来葬到大陆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未能归乡,这重担便落到了其子孙身上。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接任了父亲的位置。

1979年,中央拨款修缮了蒋家遗址,并于之后将其作为景点对外开放。

蒋经国听闻后感叹:这钱应当我来出的。

蒋经国曾公开回忆溪口的暖心日子,也表示过想回溪口的愿望。

但他也无力改变当下的局面,最终也未能达成父亲的愿望:回故乡溪口。

1988年蒋经国去世,去世前,他也留下遗愿:想葬于大陆,回到故乡。

后随着两岸关系稍微缓和,蒋家人归乡的愿望也愈来愈迫切。

1993年,再三思索后,经台湾当局批准,蒋介石的孙子蒋孝文妻子可代表蒋家回溪口老家一趟。

但蒋家的男丁,却还是未能获得归乡的机会。

回故乡的遗愿,便落到了蒋介石的孙子辈蒋孝勇头上。

蒋孝勇自小受蒋介石栽培,也一直按照蒋介石给他铺好的路按部就班的走,无论在哪一方面,他都出类拔萃,蒋介石十分喜爱。

只是,在一次训练中,蒋孝勇不慎损伤了脚踝,因在家中休养数月,落下了课程,再也跟不上,便从军事学院离开,到台湾大学政法系读书。

而就是这段经历,让蒋孝勇迷恋上了经商,此后再也未能按照蒋介石铺好的政治道路走下去。

不得不说,蒋孝勇确实有些经商的头脑,他将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且与政界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是以,他除了担任鸿霖公司董事长外,还担任了“工业总会”的常务理事,一时间,蒋孝勇的名字也如雷贯耳。

随着父亲蒋经国离世,蒋孝勇对台湾的局势愈来愈失望,便于1988年,举家乔迁到了加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蒋孝勇不幸被诊断出食道癌。

在听闻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归乡一事后,自知时日不多的他,便想替长辈们完整最后的遗愿:回一趟故乡溪口。

不久后,蒋孝勇秘密到回到大陆,回到了蒋家人心心念念的故乡——溪口。

此次,他以游客身份回到故乡,是以,滔滔不绝讲解故事的导游,以及参观者们无人知晓,在这批参观者中,有真真正正的蒋氏后人。

在参观到“蒋母墓道”时,他还在这里留了一张合影,也算是完成了祖父和父亲的心愿了。

只是,此次回到故土,距离蒋介石逃离到台湾去已经过去了太久。

这年,蒋孝勇去世,临终前,他激动的告诉妻儿:蒋家人是中国人!

蒋介石曾经伸出的三根手指,竟不是三个月,而是足足用了蒋家三代人才得以此方式回到溪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能回到故乡,使蒋介石的后半生备受煎熬,是他的最大的遗憾,可他可曾想过,海峡两岸的人民始终无法团聚,又何曾安稳过。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问题终将会解决,我们期待着,两岸人民欢聚一堂,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