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庭院、明净的窗户

养花种菜、花草满园

“美丽庭院”颜值拉满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欣赏

广州市“美丽庭院”示范村的风采吧!

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

瑞岭村位于花都区赤坭镇西北部,广佛清结合片区,美丽的古树大道与山前旅游大道交汇处,是著名的“花漾年华”新乡村示范带核心区。盆景苗木种植作为瑞岭村的主导产业,几乎每家每户庭前屋后都种有盆景用于展示及销售,盆景苗木又被村民形象地比喻成“绿色银行”。瑞岭村拥有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盆景之乡)、全国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等靓丽的乡村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妇联创建“美丽庭院”工作以来,瑞岭村线上线下全面宣传,通过在电子横幅、村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广泛宣传“美丽庭院”示范村创建工作,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带动家庭成员及身边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创建,组建赤诚先锋队和巾帼志愿队伍,助力庭院环境从“整洁外在美”向“特色内涵美”转变。

瑞岭村因地制宜开展“四小园”建设,打造绿意满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风景线。全村共打造约3060平方米、102个富有村庄特色的“四小园”,一跃变成了美丽宜居的特色精品村。同时以盆景园艺文化创新发展为核心,着力打造岭南盆景园艺文化艺术名村。赤坭镇妇联主动围绕发展“美丽庭院+经济”做文章,持续擦亮瑞岭村“美丽庭院+”品牌,以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庭院经济各美其美,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有效转化。2023年,瑞岭村朱意琴家庭获得广东省“美丽庭院”称号,推动营造了以“一户美”带动“一片美”,“一片美”带动“整村美”的浓厚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岭种植盆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多年。早在清末民初,瑞岭个别村民就开始寻找树桩制作盆景了。1986年英女皇访华时,时任广东省长叶选平把一盆由瑞岭村盆景老艺人朱汉祥栽种了60年的九里香树桩盆景送给她作为60岁生日贺礼,瑞岭盆景自此声名远播。现今,赤坭盆景走进中法两国元首非正式会晤等重要活动现场。历经百年,赤坭盆景逐步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风景”,农民奔康致富的美丽“钱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区榄核镇子沙村

子沙村位于南沙区榄核镇中部,北接浅海涌,南临榄核河,大黄头涌穿村而过,土层深厚,土地肥沃。俯瞰子沙村,榄核河绿水映青瓦,居民楼沿河而建,错落有致,堤岸旁花繁景茂,白色田园风格的民居篱笆内种植点缀的花卉迎风招展,“留连戏蝶时时舞”的场景在这里悄然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过东堤、北堤,沿线民居以墙面为布,一幅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秀美田园画卷徐徐展开,一墙一主题,一面一特色,鲜艳的画笔把村落街巷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村内农户房前屋后绿植繁茂,五公里绿道蜿蜒环堤、特色廊亭舒适雅致、蕉蔗林绿意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子沙村正发展“星海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一体化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全面推进子沙村旅游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城区增江街大埔围村

走进大埔围村张祝梅家的庭院,映入眼帘的是许多花花草草。张祝梅家一家非常喜爱种养植物,因此庭院内满是漂亮的花草绿植,一片生机盎然。庭院内不随意堆放杂物,物品摆放整齐。

张祝梅说,无论是在屋内还是屋外看见垃圾,她和家人都会及时把垃圾放进垃圾桶,以保持屋里屋外的整洁干净。

张祝梅的“美丽庭院”是大埔围村创建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大埔围村以党建为引领,制定村创建工作方案,发动村党员干部、妇联执委带头美化自家庭院,入户走访宣传,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美丽庭院”创建中。同时,扎实推进乡村风貌管控,基本完成广汕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升级改造和农房外立面微改造。实行“三拆三清三整治”,成功创建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以奖代补,引导村民参与房屋外立面整饰,整饰面积超8万平方米,完成率达100%。实施农村“千园计划”,建设多个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小生态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大埔围村立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引领村内妇女儿童和其他家庭成员参与“美丽庭院”红色宣讲队。开展“小小导赏员培训活动”,常态化举办关爱困境妇女儿童公益活动。同时,积极发展“美丽庭院+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引进广州德盛现代化畜牧养殖、花海微旅等现代优质农业“金花”项目,实施“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